搜索

1 感染途径

2 症状

3 检查指标

4 治疗

5 用药

6 饮食

皮肤病

• 英文名称

• 俗称

•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皮肤病科

• 常见症状:内分泌失调,毛孔角化过度

• 传染性:不会传染

• 患病部位:皮肤

• 遗传性:不会遗传

• 易感人群:所有人

• 相关疾病

感染途径

• 遗传因素

  皮肤病不是遗传病,但是具备遗传倾向。遗传倾向即有遗传的可能性,父母遗传给下一代的不是疾病的本身,而是遗传容易发生皮肤病的体质,即遗传易感性。遗传是发病的一个重要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因素。具体病因如下:

  皮肤病中最常见到的致病因素是感染病与过敏性皮肤炎,不过随着老化的退行性变化,老年性皮肤病,皮肤癌等也是重要的皮肤病,另外需注意因药物治疗疾病而引起副作用的各种皮肤障碍。压力与摩擦、局部温度变化过快、放射、光照、热辐射、化学试剂等因素均可引起皮肤病发生。昆虫叮咬、接触某些植物、寄生虫与微生物感染均为常见致病因素,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各种病毒性皮肤病。病变、局部感染、血液与淋巴循环障碍等可引起相关皮肤病,如糖尿病患者易患瘙痒症,局部感染引起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循环障碍可致紫绀、橡皮肿等。有些疾病有明显的家族史,如鱼鳞病、白化病等。神经损伤可引起营养性溃疡;压力与紧张和斑秃、慢性单纯性苔藓等发病密切相关代谢障碍可引起皮肤淀粉样变、黄色瘤等,Cushing′s综合征则易发生痤疮、多毛等。

• 环境因素

  皮肤病不是传染病,不会传染给其他人。传染病是指传染源(人或是其他寄主)携带病原体,通过传播途径感染易感者的疾病。皮肤病是非感染性疾病,无传染源存在,自然没有传染之说。具体病因如下:

  皮肤病中最常见到的致病因素是感染病与过敏性皮肤炎,不过随着老化的退行性变化,老年性皮肤病,皮肤癌等也是重要的皮肤病,另外需注意因药物治疗疾病而引起副作用的各种皮肤障碍。压力与摩擦、局部温度变化过快、放射、光照、热辐射、化学试剂等因素均可引起皮肤病发生。昆虫叮咬、接触某些植物、寄生虫与微生物感染均为常见致病因素,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各种病毒性皮肤病。病变、局部感染、血液与淋巴循环障碍等可引起相关皮肤病,如糖尿病患者易患瘙痒症,局部感染引起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循环障碍可致紫绀、橡皮肿等。有些疾病有明显的家族史,如鱼鳞病、白化病等。神经损伤可引起营养性溃疡;压力与紧张和斑秃、慢性单纯性苔藓等发病密切相关代谢障碍可引起皮肤淀粉样变、黄色瘤等,Cushing′s综合征则易发生痤疮、多毛等。

症状

• 内分泌失调,毛孔角化过度

  皮肤解剖生理概要

  皮肤在人体表面,柔软而富有弹性,是人体的一道天然屏障,具有保护体内组织,防止外来侵袭,调节体温,排除废物,以及感觉、吸收、分泌、代谢、免疫等多种生理功能,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

  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其间分布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及皮肤的附属器官。

  1.表皮:

  从里至外可分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等五层。

  1.1.基底层:又名生发层,由单层柱状细胞所组成.呈栅栏状排列。具有修复表皮的再生能力,表皮的其他各层由此层演变而来。因其含有的黑色素细胞能产生黑色素颗粒。与皮肤颜色深浅有关。

  1.2.棘层:位于基底层之上。由4~8层多角形细胞组成,细胞间通过间桥连接,内有淋巴液,以辅助细胞的营养与代谢。

  1.3.颗粒层:由2~4层扁平梭形细胞组成。胞浆内含有大量嘈碱性透明角质颗粒,可阻止水分通过。

  1.4.透明层:由2~3层无核扁平细胞组成。主要见于掌跖部位,对水和电解质的透入有屏障作用。

  1.5.角质层:位于表皮的最外层。由多层扁平无核细胞互相重叠而成,有抗磨损作用,掌跖部最厚。

  2.真皮:

  位于表皮和皮下组织之间。主要由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基质、细胞等构成,是皮肤血管、神经、附属器的支柱。真皮又分为深浅两层,浅层又称为乳突层,与表皮呈乳头状连接,含有丰甯的毛细血管网和神经末梢;深层又称网状层,有密集粗大的纤维束,具有较大的弹性和抗拉力。

  3.皮下组织:

  位于真皮的下方,与真皮无明显的界限.相当于大体解剖的浅筋膜,其下方与肌膜相连。由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构成,又称皮下脂肪层。皮下组织较疏松,内含大量的脂肪,系储蓄热能的仓库.并有缓冲、抗震作用。此层还有汗腺、毛根、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

  4.附属器:

  皮肤内尚有毛发、指(趾)甲、皮脂腺、汗腺等附属器。

  4.1.汗腺:汗腺分顶泌汗腺和小汗腺,均分泌汗液。顶泌汗腺(原名大汗腺)分布于腋窝、脐窝、乳晕、外阴等处,通常开口于毛囊,青春期活动旺盛,有的可发生狐臭及色汗;小汗腺开口于皮肤,遍布全身,掌跖部尤甚,小汗腺既受神经支配,又受体液因素影响。

  4.2.皮脂腺:除掌跖外,皮脂腺分布于全身,但头皮、前额、鼻翼及躯干部非常丰富,皮脂腺大部分开口于毛囊,分泌皮脂以润泽毛发和皮肤。皮脂腺的发育和分泌直接受内分泌系统控制。雄性激素或长期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可促使皮脂腺肥大、增生、分泌增加;雌激素可降低皮脂腺的活性。皮脂中的甘油三酯由血中糖类合成,因此,摄入过多的糖可使皮脂分泌显著增加,而脂肪影响则较少。皮肤表面黏稠的皮脂对皮脂腺有一种压力,能制止皮脂腺的分泌。头皮油腻多屑、洗头过多时,解除压力可形成反跳,使皮脂分泌更多。

  4.3.毛发:有长毛、短毛、毳毛之分。除掌跖、唇、乳头、龟头、阴蒂、小阴唇等处外.在全身皮肤皆有毛发覆盖。毛发为一杆状角化物,斜插入皮肤,游离部分称毛干,埋藏于皮内部分称毛根,毛根末端膨大呈球状,称毛球。毛发呈周期性生长,即生长期和休止期相互交替,退行期则是由生长期到休止期的过渡时期,较短。不同部位的毛发生长是不同步的,生长速度每天约0.3mm,毛囊周围有感觉和触觉装置,能感受外界刺激。头发能缓冲外力冲击,寒冷时还具有保温作用,并对紫外线和热辐射有一定的屏障作用。睫毛和鼻毛能阻挡灰尘和微生物的入侵。腋毛和阴毛可减少摩擦,也是第二性征的表现。

  4.4.指(趾)甲:是由多层紧密的角化细胞构成.外露部分称甲板,覆盖甲板周围的皮肤称甲廓,伸入近端皮肤中的部分称甲根,甲板之下的称为甲床,甲根之下的甲床称为甲母质,是甲的生长区,近甲根处新月状淡色区称甲半月。正常甲有光泽星淡红色,老年人的甲可呈褐色,且较肥厚。甲的颜色、形态和生长速度易受末梢循环和代谢障碍的影响。甲具有保护及协助完成功能的作用。

检查指标及确诊

• 检查指标

  辨证

  皮肤病的辨证同疮疡一样,包括全身症状辨证和局部症状辨证两个方面。全身症状的辨证和内科相同,故不再赘述。局部症状的辨证又分为自觉症状辨证与他觉症状辨证。其中他觉症状是认识皮肤病的主要依据,是皮肤病辨证的重点。

  1.自觉症状辨证:

  1.1.瘙痒

  1.1.1.风痒:起病急,变化快,游走不定,或遍身瘙痒,时作时止。多为干性。如瘾疹。

  1.1.2.湿痒:多发于人体下部,多为局限性瘙痒,常有肿胀、水疱、糜烂、渗液、浸淫成片,缠绵难愈。如湿疮。

  1.1.3.热痒:皮损色红灼热,瘙痒剧烈,抓破出血。如黄水疮、漆疮。

  1.1.4.虫痒:常奇痒难忍,痒如虫行或蚁走感,浸淫蔓延或痒有定处,遇热或夜间尤甚,且多具有传染性。如疥疮、癣。

  1.1.5.血虚痒:多为阵发性瘙痒,常昼轻夜重,皮肤干燥脱屑,病久皮肤粗糙肥厚,呈苔藓样变。如牛皮癣。

  1.2.疼痛: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气血凝滞不通所致。一般痛有定处多为血瘀;痛无定处的多为气滞;皮色不变或皮色苍白,得热痛减,遇冷加剧多为寒痛;皮肤焮红灼热,得冷痛减,遇热则重多为热痛。

  1.3.麻木:即麻木不仁,不知痛痒。是由于气血不运,经络阻塞所致。如麻风。

  2.他觉症状辨证:

  皮肤病均有明显的皮肤损害,简称皮损,亦称皮疹,是皮肤病辨证的主要依据。皮肤损害一般分为原发性损害和继发性损害二大类型。

  2.1.原发性损害:指皮肤病在其病变过程中,直接发生及初次出现的皮损。

  2.1.1.斑疹:为局限性皮肤颜色改变,一般不高出皮面,也不凹陷于皮肤。面积大而成片的称斑片。有红斑、紫斑、白斑、黑斑等。红斑:色鲜红,压之褪色,多为血热所致,如丹毒。紫斑:色紫红,压之不褪色多为血热夹瘀或脾虚不能摄血。如紫瘴。白斑(色素减退斑)多因气滞或血虚风搏为患,如白驳风。黑斑(色素沉着斑)多为肝郁或肾虚所致,如黄褐斑。白斑和黑斑也可见于一些慢性皮肤病后期。多因气血失和所致,此时其为继发性皮损。

  2.1.2.丘疹:为高出于皮面的实质性丘形小粒,直径一般小于0.5cm,触之碍手。急性者其色红多为血热、风热所致;慢性者色淡或深暗为气滞或血瘀。若丘疹继发于红斑之上,则称为斑丘疹;丘疹顶端有小水疱或脓疱时,称丘疱疹或丘脓疱疹;丘疹顶端扁平的称为扁平丘疹,如牛皮癣、扁平疣等。

  2.1.3.风团:为暂时性局限性水肿性隆起,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时隐时现,退后不留痕迹。多由风邪引起,色白者属风寒,色红者属风热,色紫暗者属血瘀。如瘾疹。

  2.1.4.结节:为高出皮面或隐于皮下的实质性损害,大小不等,边界清楚,质较硬。多因气血凝滞或痰湿凝聚所致,如皮肤肿瘤、硬结性红斑等。

  2.1.5.疱疹:为具有腔隙的突起,腔内含有液体,高出皮面的损害。疱疹又有水疱、脓疱和血疱之分。腔隙内含有水液的称水疱,小者如针尖或米粒大的称小水疱,直径大于0.5cm者称大水疱,水疱继发于丘疹之上者称丘疱疹,总由湿热或热毒所致,如手癣、足癣、湿疮等;腔隙内含脓液的称脓疱,多由热毒所致,夏令则多为暑热,如黄水疮等;腔隙内含有血样液体的称血疱,多由血热或外伤所致。

  2.2.继发性损害:由原发性损害演变而来或因机械性损伤而引起的皮损。

  2.2.1.鳞屑:为表皮角质层的脱落物。大小、厚薄不一,有糠皮状,落叶状,鳞片状等。急性病后见之,多为余热未清;慢件病见之,多为血虚风燥;油腻性多为湿热内蕴。

  2.2.2.糜烂:为局限性表皮缺损所显露的湿润面,愈后不留疤痕。多系由疱疹破裂后形成。由水疱破裂引起者为湿热;由脓疱破裂引起者为热毒;由血疱破裂引起者为血热。

  2.2.3.溃疡:为深达真皮及其以下的组织缺损,愈后留有疤痕。多系疮疡、外伤染毒等溃烂后形成。急性溃疡伴有红肿热痛,脓液稠厚者为热毒;慢性溃疡脓液稀薄者属寒湿,或气血亏虚;伴有青筋盘曲者属血瘀。常见于皮肤结核、深部脓疱疮、静脉曲张综合征等。

  2.2.4.痂:为皮损表面的渗出物如滋水、脓液或血液与脱落组织及药物等混合干燥后凝结而成。滋痂为湿热;脓痂为热毒未清;血痂为血热或血燥。

  2.2.5.抓痕:为搔抓所引起的皮肤线状损害。多由风盛、血热或血虚风燥所致。

  2.2.6.皲裂:为皮肤组织顺皮纹方向的线状裂隙。多因血虚风燥或寒邪侵袭所致,或与职业有关。常发生于掌跖和指(趾)缘,可由手足癣继发。

  2.2.7.苔藓样变:皮肤增厚、粗糙,皮纹增宽、加深呈席纹状,干燥似皮革。常为某些慢性皮肤病的主要表现,因血虚风燥或长期搔抓刺激而成,如牛皮癣等。

  2.2.8.瘢痕:由修复溃疡面的新生的结缔组织形成,缺少皮肤纹理,表面光滑。凹陷于皮面者为萎缩性瘢痕,多由肝肾亏损所致,如红蝴蝶疮;高出于皮面者为肥大性瘢痕,多由特异性体质及气血不和所致,如瘢痕疙瘩。

  3.辨皮肤病的性质:

  3.1.急性皮肤病:大多起病急,皮损表现为红斑、丘疹、疱疹、脓疱、糜烂等,多由风、湿、热、虫、毒所致,多为实证。

  3.2.慢性皮肤病:大多起病缓慢,皮损表现为鳞屑、皲裂、萏藓样变、色素沉着等,或伴有脱发、指(趾)甲改变,多由血瘀、血虚风燥或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所致,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治疗

• 一般治疗

  皮肤病虽发于人体体表,但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因此,皮肤病的治疗与疮疡一样,除某些皮肤病可单独用外治法收功外,一般情况下必须是内治与外治并重。

  1.内治法:

  1.1.祛风法

  1.1.1.疏风清热:用于风热证。代表方为消风散、银翘散等。

  1.1.2.疏风散寒:用于风寒证。代表方为麻黄汤、桂枝汤、麻桂各半汤、荆防败毒散等。

  1.1.3.祛风胜湿:用于风湿证。代表方为消风散等。

  1.1.4.驱风潜镇:用于风邪久羁证、顽癣类皮肤病。代表方为天麻钩藤饮等。

  1.2.祛湿法

  1.2.1.清热利湿:用于湿热证。代表方为龙胆泻肝汤、萆薢渗湿汤、茵陈蒿汤等。

  1.2.2.健脾化湿:用于脾湿证。代表方为除湿胃苓汤、参苓白术散等。

  1.2.3.滋阴除湿:用于渗利伤阴证。代表方为滋阴除湿汤等。

  1.3.清热法

  1.3.1.清热解毒:用于实热证。代表方为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

  1.3.2.清热凉血:用于血热证。代表方为犀角地黄汤、化斑解毒汤等。

  1.4.润燥法

  1.4.1.养血润燥:用于血虚风燥证。代表方为当归饮子、四物汤等。

  1.4.2.凉血润燥:用于血热风燥证。代表方为凉血消风散等。

  1.5.活血法:用于气滞血瘀证。代表方为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通络活血方等。

  1.6.温通法

  1.6.1.温阳通络:用于寒湿阻络证。代表方为当归四逆汤、独活寄生汤等。

  1.6.2.通络除痹:用于寒凝皮痹证。代表方为阳和汤、独活寄生汤等。

  1.7.补肾法

  1.7.1.滋阴降火:用于阴虚内热证或肝肾阴虚证。代表方为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等。

  1.7.2.温补肾阳:用于脾肾阳虚证。代表方为肾气丸、右归丸等。

  1.8.软坚法

  1.8.1.消痰软坚:用于痰凝结聚证。代表方为二陈汤、海藻玉壶汤等。

  1.8.2.活血软坚:用于瘀阻结聚证。代表方为活血散瘀汤等。

  2.外治法:

  2.1.外用药物的剂型

  2.1.1.溶液:又称湿敷剂、水剂、熏洗剂。是药物有效成分的水溶液,或药物的煎出液、浸出液。具有清洁、止痒、消肿、收敛、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急性渗出性皮肤病,或伴有轻度痂皮损害的皮肤病。常用苦参、黄柏等的煎出液,或10%黄柏液、3%硼酸水、生理盐水等。可直接先熏洗、洗浴后,再作湿敷。湿敷方法是将5—6层消毒纱布置入药液中浸透,稍挤至不滴水为度,敷于患处,一般一天湿敷2~3次,每次30分钟。注意大疱性皮肤病及表皮剥脱者不宜使用。

  2.1.2.粉剂:是将单味药或复方研成极细粉末的制剂。具有保护、吸收、干燥、止痒的作用。用于急性无渗出性或亚急性皮肤病。常用的有青黛散、六一散、二妙散、滑石散、止痒扑粉等。用法直接外扑患处,每天3—4次。

  2.1.3.洗剂:又称水粉剂、混悬剂、振荡剂。是药粉与水混合在一起的混悬液。具有保护、干燥、清凉止痒、消斑解毒的作用。用于急性无渗出性或亚急性皮肤病。常用的有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颠倒散洗剂、痤疮洗剂等。用法为使用前充分摇匀,直接外搽患处,每天3—5次。

  2.1.4.酊剂:是将药物浸泡于75%酒精或高浓度的白酒中,密封7—30天后过滤而成(也有用醋浸泡的醋剂)。具有收敛散风、杀真菌、止痒作用。用于鹅掌风、脚湿气、牛皮癣、斑秃等。常用的有复方土槿皮酊、皮炎宁酊、补骨脂酊等。用法为用棉棒蘸药液,直接涂抹患处,每天1一3次。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有破皮糜烂者及头面、会阴部皮肤嫩薄等处禁用。

  2.1.5.油剂:是将药物放在植物油中煎炸的油剂或药油与药粉调和成糊状的剂型。具有润泽保护、解毒收敛、生肌止痒的作用。用于亚急性皮肤病中有糜烂、渗出、鳞屑、脓疱、溃疡的皮损。常用的有蛋黄油、紫草油、青黛散油、三石散油等。用法为每天搽2—3次。

  2.1.6.油膏:又称软膏。是将药物研成细末,与凡士林、羊毛脂、猪脂、或蜂蜜、蜂蜡等基质调成均匀、细腻半固体的剂型。具有保护、润滑、杀菌、止痒、去痂的作用。用于慢性皮肤病中有结痂、皲裂、苔藓样变的皮损。常用的有青黛膏、疯油膏、硫黄软膏、黑豆馏油膏等。用法为直接外搽患处。或涂于纱布上敷贴于患部再加压包扎,去痂时宜涂得厚些,每天2~3次。

  2.2.外用药物使用原则:根据皮肤损害的表现来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型。

  2.2.1.根据病情阶段选择剂型:一般认为,皮肤炎症在急性阶段,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而无日月显渗液时,可选用洗剂、粉剂;如有大量渗液或明显红肿时,宜用溶液湿敷。亚急性阶段,渗液少、红肿减轻,以鳞屑、结痂为主,则用油剂为宜。慢性阶段,皮肤浸润肥厚、角化过度明显,则用油膏为宜。

  2.2.2.控制感染:皮损继发感染时,先控制感染,然后再针对原来皮损选用药物。

  2.2.3.用药宜先温和后强烈:先用性质较温和的药物。尤其是儿童或女性患者不宜采用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面部、外阴部皮肤慎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2.2.4.用药浓度宜先低后高:先用低浓度制剂,以后根据病情需要逐步提高用药浓度。顽固性慢性皮损可用刺激性较强和浓度较高药物。

  2.2.5.随时注意药敏反应:一旦出现过敏现象,应立即停药,或改用其他药物治疗,并给予及时处理。

  2.3.针刺

  针刺包括体针与耳针,有止痒、止痛、镇静、安眠、消炎、促进毛发生长、调节血管舒缩、调节内分泌等作用。体针取穴:上肢为曲池、列缺、合谷等;下肢为血海、阴陵泉、兰阴交等;躯干为肺俞、脾俞、心俞、膈俞等。耳针取穴:肺、皮质下、神门、肾上腺、交感等。其手法为:体针可提捅重刺激,留针15~20分钟;耳针可捻转后留针20分钟,均每天1次。

  3.西医治疗:

  3.1.抗组胺类药物

  3.1.1.生理性组胺拮抗剂:如肾上腺素、麻黄碱、特布他林等。常用于过敏性休克、急性喉头水肿、严重荨麻疹等。一般用肾上腺素0.3一0.5mg,肌肉或皮下注射,必要时再注射0.3mg。

  3.1.2.竞争性组胺拮抗剂:传统的H1受体拈抗剂,如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茶苯海明、赛庚啶、羟嗪、去氯羟嗪、异丙嗪等,用于治疗各型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皮肤划痕征、异位性皮炎、药物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及其他伴有瘙痒性皮肤病。常见的副作用有倦怠、头晕、嗜睡、口干、胃肠道反应、排尿障碍等,也可致敏出现皮疹。禁用于昏迷状态或已服用大量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者,青光眼、狭窄性胃溃疡、幽门、十二指肠梗阻及对抗组胺药过敏者。司机、高空作业、注意力需高度集中者,及肝肾功能不全、患有癫痫者应慎用。新型H1受体拈抗剂,如特非那丁、美喹他嗪、西替利嗪、氯雷他啶等,适应证与禁忌证与传统的H1受体拮抗剂基本相同,但抗组胺作用较强,且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无镇静作用或镇静作用很弱。H2受体拈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对全身性疾病、恶性淋巴瘤引起的皮肤瘙痒有明显的止痒效果。与H1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治疗人工荨麻疹、慢性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较好。此外该药尚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及抗雄性激素样作用,减少皮脂分泌,可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女性多毛和痤疮等。副作用有头痛、眩晕、呕吐、腹泻、便秘、血清转氨酶升高及药疹等。年老或肝肾功能障碍者易引起精神失常,宜减少用量;孕妇及哺乳妇女禁用;男性长期大量应用可致阳痿及精子减少。

  其他如多塞平、酮替芬亦有抗组胺样作用。

  3.2.皮质类固醇:如氧化可的松、泼尼松、曲安西龙、甲泼尼龙、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具有抗过敏、抗炎、抗毒、抗休克、抗核分裂和免疫抑制作用,此外。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应激性,影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代谢.影响水和电解质的代谢,影响血细胞的生成,增加胃蛋白酶及胃酸的分泌等。全身用药,主要用于过敏性休克、急性荨麻疹、重症药疹、接触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局部用药,主要用于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扁平苔藓、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斑秃、囊肿性痤疮等。其副作用有水肿、满月脸、血压升高、尿糖、色素沉着、骨质疏松、股骨颈坏死、白内障、精神障碍、月经不调、痤疮、多毛、皮肤萎缩、并发或加重感染等。禁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活动期结核病、糖尿病、孕妇、胃、十二指肠溃疡、严重的精神病及骨质疏松等。

  3.3.抗病毒药

  3.3.1.阿昔洛韦(无环鸟苷):为抗疱疹病毒药。在细胞激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三磷酸无环鸟苷,后者对病毒DNA多聚酶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从而干扰疱疹病毒DNA的合成。用于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副作用可有注射处静脉炎和暂时性血清肌酐升高。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3.2.利巴韦林:又称病毒唑,为广谱抗病毒药。主要通过干扰病毒DNA合成而阻止病毒复制。用于疱疹性口炎、带状疱疹等。副作用可有口渴、白细胞减少等。妊娠早期忌用。

  3.3.3.干扰素:具有抗病毒作用,对DNA病毒和R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用于病毒性皮肤病和肿瘤。副作用可有发热、流感样症状和肾损害等。

  3.3.4.干扰素诱导剂:如聚肌胞,能与病毒聚合酶相结合而阻止病毒复制,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及抗肿瘤和免疫抑制作用。用于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扁平疣、寻常疣及肿瘤等。副作用可有轻度发热。孕妇忌用。

  3.4.抗真菌药

  3.4.1.灰黄霉素:是一种窄谱抗真菌药,对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头癣。与高脂肪饮食同时服用,可增加其吸收率。副作用可有胃肠道反应、头晕、光敏性药疹、白细胞减少及肝损害等。

  3.4.2.二性霉素B:对多种深部真菌如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皮炎芽生菌、着色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皮肤癣菌无效。副作用较大,可有寒战、发热、胃肠道反应、眩晕、肾损害和低血钾等。

  3.4.3.制霉菌素:对白色念珠菌和隐球菌有抑制作用。主要用于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副作用可有轻微的胃肠道反应。

  3.4.4.唑类药物:为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真菌药,对酵母菌及丝状真菌如念珠菌、隐球菌、曲霉菌及皮肤癣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外用的有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等;内用的有伊曲康唑、氟康唑等。伊曲康唑、氟康唑常有胃肠道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

  3.4.5.特比萘芬:对皮肤癣菌、丝状菌、双相型真菌均有活性。主要用于甲癣和角化过度型手癣。副作用可有胃肠道反应和皮疹。

  3.5.维生素类

  3.5.1.维生素A:能调节人体皮肤的角化过程,用于维生素A缺乏时所致的皮肤干燥等。维生素A过量时可出现中毒反应如头痛、恶心、疲乏、毛发脱落、皮肤干燥及脱屑症状加重、情绪不稳定、肌痛、骨痛、肝肿大和血清转氨酶升高。

  3.5.2.维生素C: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的作用,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细胞间质的形成,胶原蛋白的合成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和解毒作用。常用于过敏性皮肤病。

  3.5.3.维生素E:有抗氧化、抗衰老、抑制胶原酶的活性、改善结缔组织的代谢,减轻毛细血管的脆性,减少渗出,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常用于红斑狼疮、冻疮、血管炎、雷诺氏病、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副作用可有轻度恶心,大量长期应用可致血脂升高,妇女可引起月经失调。

  3.6.免疫增强剂

  3.6.1.转移因子:用于带状疱疹、寻常疣、扁平疣、复发性单纯疱疹等。副作用有注射处胀痛、全身不适、眩晕、短暂肾功能损害和皮疹。

  3.6.2.胸腺素:用于红斑狼疮、复发性顽固性口腔溃疡、病毒感染等。副作用有注射处红肿、硬结和瘙痒,偶有全身发热、头痛、眩晕和肌痛等。

  3.6.3.左旋咪唑:用于带状疱疹、复发性单纯疱疹、寻常疣、跖疣、红斑狼疮、恶性黑色素瘤。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有时可引起瘙痒和皮疹,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3.7.免疫抑制药

  3.7.1.硫唑嗓呤:用于红斑狼疮、血管炎、慢性湿疹、银屑病等。副作用有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害。

  3.7.2.环磷酰胺:用于红斑狼疮等。可单用或与皮质类固醇并用。副作用有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出血性膀胱炎、迟发性膀胱纤维化、膀胱癌、肺癌、部分或完全不育、致畸。

  3.7.3.氨甲蝶呤:用于银屑病、荨麻疹等。副作用有呕吐、骨髓抑制,少数可引起慢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炎、肝纤维化和肝癌

  3.7.4.雷公藤: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抗肿瘤及抗生育等药理佣。用于红斑狼疮、银屑病、掌跖脓疱病、湿疹、皮肤血管炎、斑秃等。副作用有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乏力、嗜睡等,精子活力下降、月经量减少及闭经等。

用药

饮食

• 饮食保健

  营养缺乏有关的皮肤病患者,一定要补充所缺乏的营养物质,如以皮炎、消化道及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糙皮病患者,一定要给予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蛋、奶、肉、豆、花生,多吃水果蔬菜及杂粮。

  感染性皮肤病患者,宜吃清爽清淡的素食,宜多吃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

  一般而论,不管是感染性的还是非感染性的皮肤病,只要皮肤上有炎症病变或瘙痒症状,为了减轻发炎和痒感,均应禁吃和少吃鱼、虾等海味及鸡蛋、腌腊味、动物油、蚕豆、豌豆、笋类及其罐头食品等。

  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忌吃酸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吃性属温热助火食物,忌吃油润的动物脂肪、海腥鱼类食物,忌吃油煎炒炸、炙焯香燥熏烤的食物,忌吃烟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