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感染途径
2 症状
3 检查指标
4 治疗
5 用药
6 饮食
针灸
• 英文名称:
• 俗称:
• 就诊科室:中医科,针灸科
• 常见症状:
• 传染性:不会传染
• 患病部位:全身
• 遗传性:不会遗传
• 易感人群:所有人
• 相关疾病: 无
针灸的功效
针灸对哪些疾病的效果好? 针灸对多种疾病具有疗效。目前,针灸对于三百多种疾病的治疗作用,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而有一百多种疾病单独用针灸的方法,就其中大多数是常见病和多发病,比如神经系统的疾病和运动系统的疾病,如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等一类的疾病。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针灸的效果怎么样? 腰椎间盘突出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取决于其病情的严重程度。一般来说,腰椎间盘突出症初发时,单独用针灸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如果病情反复发作且比较严重的,用针灸治疗虽然也有效果,但是治疗的时间也会比较长,可能要10-20次左右才能治好。到了后期,可能单独用针灸治疗效果就比较差,需要配合其他的方法治疗,比如中药、其他物理因子的理疗方法来治疗,如牵引等等。 带状疱疹能否用针灸治疗? 带状疱疹可以用针灸治疗。不管是在带状疱疹发病初期还是后遗症导致的神经性疼痛,用针灸治疗都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面瘫能否用针灸治疗? 面瘫可以通过针灸治疗,而且大多数的面瘫单纯用针灸就可以治好,不需要用药物治疗。大概80%的面瘫在一个月之内,通过针灸治疗即可痊愈。 长期针灸效果好吗 长期针灸是没有副作用或者危害的。针灸可以用于长期治疗,尤其是对于运动系统的疾病和神经系统的疾病,而且这些疾病本身需要长时间的治疗。针灸治疗本身不会导致副作用,但唯一的不太好,随着针灸长期治疗,疗效可能会逐渐降低。
针灸的作用有哪些?
针灸有什么作用? 针灸主要有三大作用:1、疏通经络,对于经络不通的疾病,可以应用针灸治疗;2、调理阴阳平衡;3、扶正祛邪,中医认为,许多疾病是由于正气亏虚和邪气旺盛所导致的,通过扶助正气和去除邪气,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电针灸、火针的作用 电针灸、火针都属于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和扶正祛邪的作用。但是它们与传统的针灸也有所区别,电针灸除了具有传统针灸的刺激作用之外,还具有点的刺激作用,所以其临床疗效比传统针刺要好一点,适应症也较广。而火针则拥有火热的刺激作用,主要功效为温经散寒,适应症主要是寒性疾病。 针灸、拔罐、推拿同时做有什么效果? 针灸、推拿、拔罐都是属于中医的外治法,它们都具有调整阴阳、疏通经络和扶正祛邪的作用。这三个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可以同时使用,能互相增加疗效,起到疗效相加的作用。但在具体运用的时候,有些方法要注意运用的顺序,有些是不能合在一起的。如推拿和拔罐,如果先用了推拿擦法治疗后,皮肤已经擦得比较潮红,就不能再做拔罐。同理,拔罐后也不适宜进行擦法推拿。
失眠针灸哪里效果好
针灸治疗失眠需要辨证施灸,具体针灸穴位选择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常用穴位如神门、关元、百汇、足三里、合谷穴等,这些穴位都可以用以治疗失眠。采用针灸治疗失眠其效果好,安全性高,也没有依赖性,因此鼓励失眠患者采用此方式治疗。
感染途径
• 遗传因素
• 环境因素
症状
•
检查指标及确诊
• 检查指标
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第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以下列出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43种针灸有效的病症,包括:
1.呼吸系统疾病:
1.1.鼻窦炎。
1.2.鼻炎。
1.3.感冒。
1.4.扁桃腺炎。
1.5.急、慢性喉炎。
1.6.气管炎。
1.7.支气管哮喘。
2.眼科疾病:
2.1.急性结膜炎。
2.2.中心性视网膜炎。
2.3.近视眼。
2.4.白内障。
3.口腔科疾病:
3.1.牙痛。
3.2.拔牙后疼痛。
3.3.牙龈炎。
4.胃肠系统疾病:
4.1.食道、喷门失驰缓症。
4.2.呃逆。
4.3.胃下垂。
4.4.急、慢性胃炎。
4.5.胃酸增多症。
4.6.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缓解)。
4.7.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
4.8.急、慢性结肠炎。
4.9.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
4.10.便秘。
4.11.腹泻。
4.12.肠麻痹。
针灸时候会有得气的感觉,是指通过各种手法使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的感觉,有时还可以出现热、凉、痒、痛等感觉,有时这些感觉还能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扩散。
5.神经、肌肉、骨骼疾病:
5.1.头痛。
5.2.偏头痛。
5.3.三叉神经痛。
5.4.面神经麻痹。
5.5.中风后的轻度瘫痪。
5.6.周围性神经疾患。
5.7.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
5.8.美尼尔氏综合征。
5.9.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 。
5.9.遗尿37、肋间神经痛。
5.10.颈臂综合征。
5.11.肩凝症 。
5.12.网球肘。
5.13.坐骨神经痛。
5.14.腰痛。
5.15.关节炎。
5.16.小儿脑瘫。
治疗
• 一般治疗
1.传统疗法:
1.1.毫针刺法
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1.2.其他刺法
三棱针刺法,皮肤针刺法,皮内针刺法,火针刺法,芒针刺法,电针刺法。
1.3.拔罐法
应用各种方法排除罐筒内空气以形成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吸筒疗法、拔筒法。古代有以兽角制成的,称角法。通过吸拔,可引致局部组织充血或郁血,促使经络通畅、气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寒、除湿、散结拔毒、退热等作用。
1.4.梅花针疗法
梅花针疗法,也称皮肤针疗法,即由五根或七根针结成丛针,弹刺皮肤经络穴位。
1.5.艾灸
艾灸疗法有艾条灸、艾炷灸和温针灸等。艾条灸分温和灸、雀啄灸和熨热灸三种。艾炷灸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温针灸又称针上加灸或针柄灸,即针刺得气后在针柄上套艾条,点燃,使其通过针体传入穴位内。
2.现代刺法灸法:
耳针法,头针法,眼针法,手针法,足针法,腕踝针法。
声电波电针法,电火针法,微波针法。
穴位激光照射法,穴位贴敷法,穴位埋线法,穴位磁疗法,穴位注射法,穴位指针法,穴位电离子透入法,穴位割治法,穴位结扎法。
用药
饮食
• 饮食保健
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忌吃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