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 感染途径

2 症状

3 检查指标

4 治疗

5 用药

6 饮食

大三阳

• 英文名称

• 俗称

• 就诊科室:内科,肝病科,消化内科

• 常见症状: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纳差,腹胀

• 传染性:传染性

• 患病部位:腹部

• 遗传性:不会遗传

• 易感人群:所有人

• 相关疾病

感染途径

• 遗传因素

  大三阳不会遗传。疾病可分为遗传病和非遗传病两大类。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由感染或伤害引起的则是非遗传病。大三阳属于非遗传性疾病,病因如下:

  大三阳是感染乙肝病毒引起的,而乙肝病毒主要是通过母婴,血液和性生活传播的。大三阳,即是两对半检查中,表面抗原、e抗原和抗核抗体为阳性。血清中表现为大三阳,因此大三阳也反映了机体中病毒在不断复制繁殖,而届时肝脏的损害通常较轻,有相当一部分被感染者,尤其是女性被感染者,病毒可长期或终身和机体“和平共处”,如此我们称为“病毒携带者”,即机体长期携带了乙肝病毒,而肝脏损害较轻,可以生活到60-70岁以上,没有明显症状,并不一定因肝脏疾病病故,他们主要起着传染源的作用。

• 环境因素

  大三阳会传染,有较强的传染性,是一种可造成人群流行的传染病。大三阳是一种传染病,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具体发病原因如下:

  大三阳是感染乙肝病毒引起的,而乙肝病毒主要是通过母婴,血液和性生活传播的。大三阳,即是两对半检查中,表面抗原、e抗原和抗核抗体为阳性。血清中表现为大三阳,因此大三阳也反映了机体中病毒在不断复制繁殖,而届时肝脏的损害通常较轻,有相当一部分被感染者,尤其是女性被感染者,病毒可长期或终身和机体“和平共处”,如此我们称为“病毒携带者”,即机体长期携带了乙肝病毒,而肝脏损害较轻,可以生活到60-70岁以上,没有明显症状,并不一定因肝脏疾病病故,他们主要起着传染源的作用。

症状

• 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纳差,腹胀

  1.慢性HBV携带者:

  多无症状,常处于免疫耐受期,除了为“大三阳”及病毒检测阳性,其它生长指标甚至病理指标均为正常,此期虽然不需要药物治疗,但需要定期检测和观察,及时发现疾病进展,对于携带者的研究也表明,有少部分携带者虽然肝功正常,但疾病仍然呈现进展过程,经过若干年之后,亦能进展为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2.慢性乙型肝炎:

  根据病情可分为轻、中、重三种。

  2.1.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欠佳、肝稍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部分病例症状、体征缺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

  2.2.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2.3.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ALT和(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

检查指标及确诊

• 检查指标

  乙肝两对半即乙肝五项检查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正常情况下五项指标全部阴性或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大三阳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其中与“小三阳”的区别在于大三阳是e抗原阳性、e抗体阴性,而“小三阳”是e抗原阴性、e抗体阳性。

治疗

• 一般治疗

  大三阳治疗

  慢性HBV携带者要定期复查,及时发现疾病进展,及时进行干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大三阳中医治疗

  大三阳中医治疗需要辩证进行,每个患者用药都有所区别,没有统一的方法。清热解毒药有消炎、抑制肝炎病毒复制和恢复肝功能作用;行气活血药具有抗肝纤维化、改善肝脏血液供应作用;利湿药有降浊退黄作用;健脾益气药和补益肝肾药有调节免疫作用。

  大三阳能治好吗

  以目前的治疗手段,绝大多数慢性乙肝尚不能彻底治愈。治疗的目的也不是需要完全转阴,治疗是为了控制病毒、减少或清除病毒,使病人肝炎不活动,病毒不复制,减少病人出现肝硬化和肝癌的机会。

  大三阳要治疗多久?

  肝功能异常的大三阳患者需要治疗多久是不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是个性化治疗,每个病人治疗的疗程可能不是一样的,比如说如何使用一线的药物,干扰素或者口服的抗病毒药物,大概20%—30%的病人需要两到三年时间,其他的需要时间更长,甚至有的是需要终身治疗,比如说年龄大的,出现肝硬化的,就要依赖药物的治疗。

  (一)总体目标

  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和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二)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措施

  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行规范抗病毒治疗。

  (三)抗病毒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

  在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时应重视个体化治疗,可以根据病人对药物的耐受情况、发生应答与否或发生应答的时间等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药物剂量、疗程、监测和随访时间,必要时可调整治疗方案。抗病毒药物目前公认有效的抗HBV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IFN)类和核苷(酸)类似物。两者各有优缺点。IFN类的优点是疗程相对固定、疗效相对持久、耐药变异较少;缺点是需要注射给药、不良反应较明显、不适于肝功能失代偿者。核苷(酸)类似物可通过直接抑制HBVDNA复制,进而改善肝组织学病变,延缓乙肝病情进展。其优点是口服给药、抑制病毒作用强、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可用于肝功能失代偿者,缺点是疗程相对不固定、疗效不够持久、长期应用可产生耐药变异。

  (四)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炎保肝治疗

  肝炎症坏死及其所致的肝纤维化是疾病进展的主要病理学基础,因而如能有效抑制肝组织炎症,有可能减少肝细胞破坏和延缓肝纤维化的发展。

  (五)促进蛋白合成药物

  马洛替酯:具有促进肝细胞RNA的合成及提高核糖体活性的作用,促进肝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六)抗肝纤维化药物

  目前还缺乏肯定有临床疗效的药物。可酌用冬虫夏草菌丝及丹参等活血化瘀中草药制剂。

  (七)免疫调整药物

  用药目的在于提高抗病毒免疫。

  (八)对症支持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

  1、人血白蛋白、血浆低蛋白者可适当输注。

  2、维生素K1维生素K是肝合成因子Ⅱ、Ⅷ、Ⅸ、Ⅹ所必需的物质。有出血倾向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者可给予肌注或静脉滴注。

  3、维生素病情重或不能进食者应补充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安达美)。

  4、门冬氨酸钾镁。镁和钾对维持肝细胞正常功能至关重要;门冬氨酸在三羧酸循环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也参加鸟氨酸循环。

  5、其他药物治疗葡醛内酯(肝泰乐)、肌苷、能量合剂均可应用。

用药

饮食

• 饮食保健

  1.饮食:

  大三阳患者在病情稳定时,肝功能正常,饮食与正常人一样,尽量不吃肥肉等动物油,每天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有条件者可以多吃香菇、蘑菇、木耳等菌菇类食物。肝炎患者要禁酒,即使是恢复期,禁酒也是非常必要的。

  2.药膳食疗

  2.1.三瓜煎:

  [原料]蒲瓜壳60 g,冬瓜皮60 g,西瓜皮60 g,清水适量。

  [制法]将3种鲜瓜皮、壳清洗干净、切碎,然后加水放入沙锅中煎煮约20分钟,冷却后加入砂糖即成。

  [功效]清热除湿。用于湿热黄疸,发热,纳差,皮肤发黄者。

  [服法]40~80 mL/次,2~3次/d。

  2.2.薏苡仁金针赤豆粥:

  [原料]鲜金针菜15 g。赤小豆50 g,薏苡仁100 g,白糖适量。

  [制法]鲜金针菜洗净切碎,入锅加水适量煎20分钟,过滤去渣;放入赤小豆、薏苡仁,煎煮至稠后加入白糖适量。

  [功效]清热利湿。用于小儿湿热、急性肝炎属阳黄者。

  [服法]1剂/d,分2次早、晚服。

  2.3.鸡骨草蜜枣肉饼:

  [原料]鸡骨草30 g,蜜枣7~8枚,瘦猪肉100 g,清水适量。

  [制法]瘦猪肉洗净剁成肉末,鸡骨草切碎,将肉末放在碗中摊成饼状,上面放上蜜枣,撒上切碎的鸡骨草,加水适量,加盐少量调味。放在锅内隔水蒸煮半小时即成。

  [功效]清湿热解热退黄。用于黄疸、发热、恶心、肝区不适者。

  [服法]喝汤吃渣,1次/d。

  2.4.西瓜小豆汤:

  [原料]西瓜皮30 g,赤小豆30 g,清水适量。

  [制法]将西瓜皮和赤小豆清洗干净,放入沙锅中,用文火煮成稀粥状。

  [功效]清热除湿,利水退黄。用于湿热黄疸,发热,小便赤短者。

  [服法]2次/d,早、晚各一。

  2.5.红枣花生汤:

  [原料]红枣30 g,花生30 g,冰糖30 g,清水适量。

  [制法]将红枣和花生洗干净,加入清水煎30分钟后,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降低血清ALT。用于急性或慢性肝炎,不发热,神疲乏力,皮肤色黄晦暗者。

  [服法]2次/d,连服30日为1个疗程。

  2.6.泥鳅木耳汤:

  [原料]活泥鳅250 g,水发木耳150 g,水发黄花菜30 g,清水适量。

  [制法]将泥鳅洗净漂水吐泥,然后切片,黄花菜洗净切碎,黑木耳洗净,三者同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炖至熟烂。

  [功效]温中益气,利水退黄。用于小儿急性或慢性肝炎,低热者。

  [服法]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

  2.7.瘦猪肉蘑菇汤:

  [原料]鲜蘑菇100 g,山药100 g,瘦猪肉100 g,白糖、清水适量。

  [制法]鲜蘑菇清洗干净切碎,山药洗净切成小块,瘦猪肉洗净切成小块,同人锅内加水适量,炖至烂熟,加入白糖、味精、食盐少许调味。

  [功效]健脾温肾化湿。用于小儿慢性肝炎,阴黄证,低热,恶心,纳差,皮肤暗黄者。

  [服法]温服,每日早、晚各1次。

  2.8.板蓝根煨红枣:

  [原料]板蓝根30 g,红枣20枚,清水适量。

  [制法]将板蓝根洗净、切片后放入纱布袋中,扎口,与洗净的红枣同入沙锅。加水浸泡片刻,中火煨煮30分钟,取出药袋即成。

  [功效]用于各型病毒性肝炎。

  [服法]早、晚2次分服,连续服30日。

  2.9.枸杞当归煲鹌鹁蛋:

  [原料]拘杞子30 g。当归30 g,鹌鹑蛋10枚,清水适量。

  [制法]将当归洗净、切片,与洗净的枸杞子、鹌鹁蛋同入沙锅,加水适量,煨煮30分钟,取出鹌鹑蛋,去壳后再放锅中,小火同煨煲10分钟即成。

  [功效]补益肝肾,调益胃气。主要用于肝阴不足型病毒性肝炎。

  [服法]早、晚分2次服,当口趁热1次服用完。

  2.10.首乌枸杞肝片:

  [原料]制何首乌20 g,枸杞子30 g,猪肝100 g,清水适量。

  [制法]先将何首乌和枸杞子洗干净,放入砂锅内,加水浸泡片刻。浓煎2次,每次40分钟,合并2次煎液,回入沙锅,小火浓缩成50 mL,配以水发木耳、嫩青菜、葱花、蒜片,加适量料酒、酱油、姜末、精盐、味精、香醋、水淀粉,将猪肝(切片)熘炒成首乌枸杞片。

  [功效]养肝肾。用于肝阴不足型病毒性肝炎。

  [服法]佐餐当菜,随意服食,当日服完。

  2.11.鸡骨草煮田螺:

  [原料]鸡骨草30 g,田螺200 g,清水适量。

  [制法]先将清水养田螺1~2日,每日换水2~3次。以除泥土,然后加清水,与鸡骨草同煮成汤。

  [功效]清利湿热,解毒消黄。用于早期肝炎。

  [服法]1剂/d,分2~3次饮汤,可连服7~10日。

  2.12.绿豆酸枣酿藕:

  [原料]绿豆100 g,酸枣仁30 g,大藕4节(约500 g)。

  [制法]将绿豆和酸枣仁洗净,分别以清水浸泡半小时备用,再将藕一端切断后,把绿豆装入藕孔中,装满后将断端之藕盖于原处,用竹签插住,入大铝锅中加冷水,放入酸枣仁,上火煮,到藕烂熟而得。

  [功效]

  清热解毒,除烦利湿。养肝安神。用于肝气旺伴梦多不宁者。

  [服法]适量食藕饮汤,2~3次/d,可连服用 7~10日。

  2.13.虎杖王味蜂蜜:

  [原料]虎杖500 g,五味子250 g,蜂蜜1 000 g,清水适量。

  [制法]将上2味药洗净,用炒锅加水适量浸泡30分钟,以中火煎开后,改用文火煎30分钟,滤出药液,再加适量水煮煎,滤出药液;另将2次药液合并入沙锅内加热适当浓缩,加入蜜汁,适当加热混匀即可,冷藏保存。

  [功效]虎杖可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去瘀止痛;五味子能降转氨酶,保护肝细胞;蜂蜜含有多种糖类和维生素,三者合用,可清热利湿,解毒保肝,退黄降酶。用于急性肝炎胁痛及转氨酶增高者。

  [服法]每次1勺,用开水冲服,3次/d,可连服30~60日。

  2.14.茵陈栀子仁粥:

  [原料]茵陈30 g,栀子6 g,香附6 g,鲜车前草30 g,粳米50 g,白糖、清水适量。

  [制法]将4味药加水共煮为汤,去渣取汁,与粳米一起加水煮成粥,加适量白糖。

  [功效]茵陈与栀子均有清热利湿、解毒退黄之功效;香附疏肝行气,止胁痛;车前草利水去湿;粳米、白糖养肝益阴。渚味合用,能清热利湿,消退黄疸,用于湿热黄疸。

  [ 服法]每日分2~3次,适量服用,必要时可重复2~3周。

  2.15.地耳草煮鸡蛋:

  [原料]地耳草30 g(鲜品60 g),木香6 g,鸡蛋2枚,清水适量。

  [制法]把前2味药与鸡蛋加水同煮,待蛋熟后,去壳再煮15分钟即可。

  [功效]地耳草性味甘淡而凉,可清热解毒,利水除湿;木香疏肝行气,调中止痛;与鸡蛋同煮,清热利湿,疏肝解毒,退黄消胀,而又养肝扶正。用于湿热黄疸。

  [服法]饮汤服蛋,每日分2次服食,连服1周。

  2.16.梅花粥:

  [原料]红梅花6 g,粳米50 g,清水适量。

  [制法]将梗米煮成粥,离火前加入梅花同煮片刻即成。

  [功效]红梅花性味平而酸涩,入此药膳能清肝解郁止痛。用于肝气郁结型黄疸。

  [服法]分2次服食。

  2.17.炒猪肝萝卜:

  [原料]鲜猪肝150 g,白萝卜250 g,植物油、香油、食盐、葱、味精、淀粉、清水适量。

  [制法]将前2味分别洗净、切片。适量植物油烧成八成熟,先炒白萝卜片至八成熟时,加入盐搅拌后,盛入盘中;锅内再加入植物油适量,旺火爆炒猪肝2~3分钟,再将萝卜和肝片同锅快速翻炒2~3分钟,加入调料,最后淋入香油少许。

  [功效]萝卜味辛而甘,能清热消食利水,宽中通气,又有降逆和肝作用,配以猪肝以脏补脏。此菜肴能行气宽中,补肝消食。用于肝气瘀滞型黄疸。

  [服法]可分数次佐餐服用。

  2.18.桃仁粥:

  [原料]桃仁10 g,粳米50 g,白糖、清水适量。

  [制法]将桃仁去皮,捣烂如泥,加水取汁液去渣;入桃仁液汁,再煮片刻即成。粳米淘净加水煮粥,待粥熟,对入桃仁液汁,再煮片刻即成。

  [功效]桃仁性味平而甘苦,能活血化瘀,润燥滑肠,通络止痛,用于本病证属瘀血阻络者。

  [服法]在临食前加适量白糖,每日分2次服用。

  2.19.化瘀养肝蜜:

  [原料]山楂250 g,丹参500 g,拘杞子250 g,蜂蜜1 000 g,冰糖60 g,清水适量。

  [制法]先将前3味药授泡2小时后煎成药液,再把蜜糖对入沙锅内,以微火煮开30分钟,待至蜜汁与药液融合而成黏稠状时离火,冷却后盛入容器内密封保存。

  [功效]山楂性温味酸甘,可化瘀止痛;丹参性微寒而味苦,活血祛瘀;拘杞子性平味甘,补肝肾,生精血;蜂蜜补中缓急,润肠通便。三者合于蜜中,可活肝血,破瘀滞,通经络,滋肝肾,润大肠。

  [服法]每次服1~3汤匙,2~3次/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