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 感染途径

2 症状

3 检查指标

4 治疗

5 用药

6 饮食

胆固醇

• 英文名称:cholesterol

• 俗称

• 就诊科室:外科,肝胆外科

• 常见症状:头痛,发热,咽喉疼痛,脑积水,癫痫样发作,乏力,嗜睡,颅内压增高,肌肉酸痛,死胎,产褥感染,淋巴结肿大,老年环,A型行为,肌肉痉挛且失眠心悸

• 传染性:不会传染

• 患病部位:消化系统

• 遗传性:不会遗传

• 易感人群:所有人

• 相关疾病

感染途径

• 遗传因素

  胆固醇不是遗传病,但是小部分患者的发病可能与遗传有关。有家族史的家庭成员,发生的比率比没有家族史的要高些,说明胆固醇的发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是无明确的对应关系。具体病因如下:

  肝细胞发生病变时,胆固醇酯减少,且肝细胞受损程度越重,胆固醇酯降低越严重。急性肝坏死患者的血清胆固醇酯含量可减至极低,甚至消失,为预后恶劣的表现。肝炎恢复期患者,胆固醇酯回升。阻塞性黄疸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量升高,主要是游离胆固醇升高而胆固醇酯多正常,如并发肝细胞损害,则胆固醇酯绝对量也降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浓度多为正常,严重病人亦可降低,伴有胆汁淤积的病人也可升高。

• 环境因素

  胆固醇不是传染病,不会传染给其他人。传染病是指传染源(人或是其他寄主)携带病原体,通过传播途径感染易感者的疾病。胆固醇是非感染性疾病,无传染源存在,自然没有传染之说。具体病因如下:

  肝细胞发生病变时,胆固醇酯减少,且肝细胞受损程度越重,胆固醇酯降低越严重。急性肝坏死患者的血清胆固醇酯含量可减至极低,甚至消失,为预后恶劣的表现。肝炎恢复期患者,胆固醇酯回升。阻塞性黄疸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量升高,主要是游离胆固醇升高而胆固醇酯多正常,如并发肝细胞损害,则胆固醇酯绝对量也降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浓度多为正常,严重病人亦可降低,伴有胆汁淤积的病人也可升高。

症状

• 头痛,发热,咽喉疼痛,脑积水,癫痫样发作,乏力,嗜睡,颅内压增高,肌肉酸痛,死胎,产褥感染,淋巴结肿大,老年环,A型行为,肌肉痉挛且失眠心悸

  1.胆固醇高的危害主要有:

  1.1.会加快前列腺癌的生长速度,会引发肾衰竭脂类的肾脏疾病。

  1.2.会减少人的寿命,尤其是男性的寿命同时和血管有关的中风几率会随着增加。

  1.3.会阻塞心脏动脉和使其变窄,更容易引发心脏病。

  1.4.会使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变高,同时过多摄入胆固醇可导致牙周病、牙和牙隙之间的沟隙会扩大。

  2.胆固醇低的危害主要有:

  2.1.营养不良、胆固醇偏低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发育。

  2.2.会使人的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导致感染疾病的发生等等。

  3.胆固醇过高过低的危害:

  脑梗死的最大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然而,产生血栓的两种原因——粥状硬化和小动脉硬化症都与胆固醇密切相关。如果胆固醇值过高的话,就容易创新由粥状硬化症而引起的脑血栓。而反过来,如果胆固醇值过底,又容易产生由于小动脉硬化症而造成的脑血栓,还会有引起脑出血的危险,因此要十分警惕。

检查指标及确诊

• 检查指标

  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会增加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性。

  青年人平均约2.7mmol/L(105mg/dl);

  中老年人约3.37mmol/L(120mg/dl);

  大于4.14mmol/L(>160mg/dl)为明显增高。

  增高:见于高脂蛋白血症、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病和糖尿病等,也可见于神经性厌食及怀孕妇女。

  减低:见于营养不良、慢性贫血、骨髓瘤、创伤和严重肝病等。

  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清洁疏通动脉的功能。

  男 <40岁0.9~1.83mmol/L(30~59mg/dl);

  女 <40岁1.1~2.0mmol/L(33~77mg/dl)

  降低:常见于脑血管病、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肝功能损害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糖尿病、吸烟、缺少运动等。其降低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指标。

  增高:可见于原发性高HDL血症(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症)。接受雌激素胰岛素或某些药物(如烟酸、维生素E,肝素等)治疗者,亦可增高。

治疗

• 一般治疗

  胆固醇值不正常是否需要治疗

  胆固醇偏高或是偏低都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检查,找出病因积极治疗。一般情况下,胆固醇偏高或是偏低基本上不会有自觉症状,体检时候被告知胆固醇值不正常后,多数人也不太会放在心上或是即使有点担心,也不会为此特别做些什么。然而,如果持续这种状态,就有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引发严重疾病的危险,例如脑梗死,动脉硬化恶化,心绞痛发作等。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饮食注意同时也有适度运动,胆固醇依然很高,则需要服用降胆固醇药物。

  胆固醇偏高是否需要吃药?

  坚持改善生活习惯2-3个月后,胆固醇依然很高,则需要服用降胆固醇药物。有时候即使胆固醇值不高,但同时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话,基本上也要开始药物治疗。有家族性高胆固醇的人以及有过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发作经历的患者,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在更早的时候开始药物治疗。而如果有总胆固醇异常增高,无法控制血糖值、正在接受人工透析,正在使用类固醇类药物上面任意一种情况的患者,一旦检查出高胆固醇,需要马上开始治疗。

  胆固醇偏高吃什么药?

  降低坏(LDL)胆固醇的药:普伐他丁,辛伐他丁,阿托伐他丁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的药物以及促进LDL运往肝脏的普罗布考,降胆敏,降脂树脂1号等药物。增加好(HDL)胆固醇的药:有时候会使用贝特类药物(非诺贝特,贝利贝特,冠心平,苯扎贝特)、降低甘油三酯的烟酸诱导体(维生素E烟酸,尼可摩尔)、EPA制剂等药物。

  胆固醇偏高如何选择药物?

  选择药物时,血液中脂类的数值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如果数值的异常程度很大,就选择能立刻见效的药物,如果异常程度较轻,就选择缓慢见效的药物。并不是见效越快的药物越好,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选择强力的药物会对身体产生不好影响。

  胆固醇偏高用药注意事项?

  即使数值恢复到了正常,也有可能随着药物的停用再次回升,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坚持服药。如果患者的血脂水平已经在比较良好的状态持续较长时间,可以咨询医生是否能够停药。如果偶尔一两次忘记按时服药,不要补吃,而应该是提醒自己在下一次吃药的时候,按规定分量定时服用药物,严禁一次吃两回的量。并且吃药期间,要配合饮食运动治疗,不然可能让药效变差。



用药

普伐他丁及辛伐他丁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的药物,促进LDL运往肝脏的普罗布考,增加好(HDL)胆固醇的苯扎贝特,降低甘油三酯的贝特类药物、烟酸诱导体、EPA制剂等药物。基本上来说只需要服用一种药物。

饮食

• 饮食保健

  饮食的关键在于减少坏(LDL)胆固醇,增加好(HDL)胆固醇,有时候,虽然坏胆固醇略有增加,但是如果HDL胆固醇含量也比较高的话,对身体影响就不大。

  1.减少坏胆固醇的4条饮食原则:

  1.1.早饭不仅不能不吃,而且还要吃好。如果不吃的早饭,午饭时身体反而会更多吸收热量及胆固醇。

  1.2.不吃夜宵,除了会变胖外,通过夜宵所摄取的热量及胆固醇还会在睡眠中堆积起来。

  1.3.不要偏食,保持营养均衡 在适当的热量范围内,尽可能均衡地吃多种食物。

  1.4.拒绝吃太快,吃太快无法得到饱腹感,会吃得过量,造成肥胖。

  2.胆固醇高是不是就不能吃肉:

  动物性脂肪会引起坏胆固醇增多,植物性脂肪能够让坏胆固醇减少,因此有人认为干脆就不要吃肉了。但是实际上,如果这二者不能均衡地摄入的话也就无法保持健康。如果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是1份的话,植物性脂肪摄入1-2份,这样比较理想。而且,鱼类虽然是动物性食物,但是鱼肉脂肪里面不饱和脂肪酸很多,反而,有些植物油如椰子油棕榈又却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

  3.调节胆固醇吃什么好:

  3.1.多吃鱼少吃肉,鱼类所含的脂肪是DHA、EPA等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肉类选用脂肪少的,尽量用蒸,煮,植物油烹调。

  3.2.多吃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的食物,上述维生素有极强的抗氧化作用,在含量充足时,胆固醇能够有效地被利用而不会出现囤积。

  3.3.胆碱也是一种能够预防动脉硬化的成分,多富含于大豆当中。并且大豆及其制品为优质的蛋白质,多吃对身体有好处。

  3.4.膳食纤维能吸附肠中的胆汁酸,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