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 感染途径

2 症状

3 检查指标

4 治疗

5 用药

6 饮食

月经不调

• 英文名称:irregular menses

• 俗称:月经失调

• 就诊科室:内科,妇产科,内分泌科,妇科

• 常见症状:闭经,内分泌失调,阴道出血

• 传染性:不会传染

• 患病部位:女性生殖系统

• 遗传性:不会遗传

• 易感人群:女性

• 相关疾病: 无

感染途径

• 遗传因素

  月经不调不会遗传。疾病可分为遗传病和非遗传病两大类。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由感染或伤害引起的则是非遗传病。月经不调属于非遗传性疾病,病因如下:

  月经不调的主要原因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和外界因素影响。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血液病、高血压、内分泌失调、流产、宫外孕、葡萄胎、高催乳素血症、卵巢肿瘤、子宫肌瘤、乳腺腺病、输卵管结核、子宫内膜结核、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输卵管卵巢炎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外界因素影响:情绪异常引起月经失调;寒冷刺激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嗜烟酒引起月经不调;电磁波引起月经不调;性生活过于频繁;便秘可能会引起女性月经紊乱。

• 环境因素

  月经不调不是传染病,不会传染给其他人。传染病是指传染源(人或是其他寄主)携带病原体,通过传播途径感染易感者的疾病。月经不调是非感染性疾病,无传染源存在,自然没有传染之说。具体病因如下:

  月经不调的主要原因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和外界因素影响。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血液病、高血压、内分泌失调、流产、宫外孕、葡萄胎、高催乳素血症、卵巢肿瘤、子宫肌瘤、乳腺腺病、输卵管结核、子宫内膜结核、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输卵管卵巢炎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外界因素影响:情绪异常引起月经失调;寒冷刺激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嗜烟酒引起月经不调;电磁波引起月经不调;性生活过于频繁;便秘可能会引起女性月经紊乱。

症状

• 闭经,内分泌失调,阴道出血

  基本症状:

  1.经期提前:月经提前指平时月经周期正常,突然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但月经量正常。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5℃。

  2.经期延迟:平时月经规律,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但月经量正常。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闭经: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各种不同的原因引起。通常将闭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凡年过18岁仍未行经者称为原发性闭经;在月经初潮以后,正常绝经以前的任何时间内(妊娠或哺乳期除外),月经闭止超过6个月者称为继发性闭经。

  3.经期延长: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正常,但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4.月经失调: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

  5. 月经中期出血:(又称经间期出血、排卵性出血)。指两次规律正常的月经周期中间出现的出血,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导致的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出血。

  5.1.不规则子宫出血。包括:月经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常见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5.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指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由内分泌调节系统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是月经失调中最常见的一种,常见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约85%病例属无排卵性功血。

检查指标及确诊

• 检查指标

  诊断:

  1.月经先期:

  1.1. 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余一行,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1.2. 月经周期提前半月,应与经间期出血、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先期相鉴别。

  2.月经后期:

  2.1.月经周期超过35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2.育龄妇女周期延后,应与妊娠、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后期相鉴别。

  2.3.妇科检查,B超或气腹造影,以排除子宫及卵巢器质性疾病。

  3.月经先后无定期:

  3.1.月经周期或前或后,均超过7天以上,并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3.2.月经周期紊乱应与青春期、更年期月经紊乱相区别。

  3.3.妇科检查及B超等排除器质性病变,测基础体温、阴道涂片、宫颈黏液结晶检查以了解卵巢功能情况。

  4.月经过多:

  4.1.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增多,在50毫升以上,或时间超过7天。

  4.2.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排除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

  4.3.排除血小板减少症及凝血机制障碍所致月经过多。

  5.月经过少:

  5.1.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很少,不足30毫升,甚或点滴即净。

  5.2.本病应与早孕相鉴别。

  5.3.排除因结核病引起的月经过少。

治疗

• 一般治疗

  1.月经不调的治疗概要:

  月经不调要时去看医生。避免小腹受寒。一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量使你的生活有规律。多吃含有铁和滋补性的食物。采用物理疗法进行辅助治疗,能够很快将患者体内一些淤积清除干净。采用中药调理,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调整,调整月经的生理周期等。

  2.月经不调的详细治疗:

  2.1.预防:

  2.1.1.必要时去看医生:如果月经过多,持续出血24小时后没有减少,而且出血量变大,或者月经少到没有,应马上去看医生。

  2.1.2.防止受寒:一定要注意经期勿冒雨涉水,无论何时都要避免小腹受寒。这是月经不调的预防措施之一。

  2.1.3.一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有很大关系:如果月经不调是由于受挫折、压力大而造成的,那么就必须调整好心态。如果已经月经不调,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非常必要的。

  2.1.4.尽量使你的生活有规律:熬夜、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都会导致月经不调。让你的生活有规律,你的月经可能就会恢复正常。这也是月经不调的预防方法。

  2.1.5.多吃含有铁和滋补性的食物:补充足够的铁质,以免发生缺铁性贫血。多吃乌骨鸡、羊肉、鱼子、青虾、对虾、黑豆、海参、胡桃仁等滋补性的食物。

  2.2.治疗方法:

  2.2.1.采用物理疗法进行辅助治疗,能够很快将患者体内一些淤积清除干净,达到平衡气血的目的,从而还能使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水平到达最佳状态,帮助女性恢复正常月经规律,对调节月经不调有好的帮助。

  2.2.2.采用中药调理,可以根据每个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对症治疗,通过调理患者的气血、化瘀散结,帮助患者补益心脾、活血化瘀,达到调节内分泌的目的,进而改善月经不调的症状。

  2.2.3.针对月经不调引起的其他疾病,比如说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等,会进行个性化治疗,采用现代微创诊疗技术。

  2.2.4.根据每个女性患者的不同生理周期,专家们还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调整,比如说可以使用食疗、按摩等方法,帮助患者促进卵泡的正常发育,改善生理功能,让患者们的月经恢复正常生理规律。

  2.2.5.调整月经的生理周期:根据女性个体不同的生理周期,通过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针对性调整,如按摩、磁疗、食疗等,促进卵巢内卵泡正常发育和排卵,促进子宫血液循环,改善宫腔内环境,增强其生理功能,让月经恢复正常的生理规律。

  2.2.6.物理疗法、更新体内代谢瘀积:辅以绿色物理治疗,快速消除患者体内代谢瘀积,平衡气血,使雌、孕激素的分泌水平趋于最佳的生理状态,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疗效独到。

  3.中医治疗:

  中医学认为治疗月经不调应先明确病症原因,即可对症施治。治疗月经不调,一般会从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着手,中医效果在于对病症的标本兼治为中医较好的方法,需要患者根据病情选择使用,不可因为误用西药而耽误就医。中医认为经水出于肾,故调理月经的根本在于补肾。通过调理使得肾气充足,精血旺盛,则月经自然通调。补肾法以填补精血为主。脾的功能是化生血液,补脾胃可以充足身体的血源。扶脾法以健脾升阳为主。而疏肝理气的目的则在于调畅气机,疏通气血,如果气血调和,则月经通调。疏肝法需掌握郁结之主症。

用药

治疗选用止血片。可酌情选用激素或刮宫止血。可采用雌激素、孕激素单一或联合的周期治疗。

饮食

• 饮食保健

  【饮食护理要点】

        饮食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及含铁、钙高的食物,经期忌食生冷、苦寒、辛辣刺激之品。

  1,气虚证 宜食补肾健脾,摄血固冲之品,如猪肝、蛋黄、山药、豆浆、菠菜等。食疗方:乌鸡归芪汤、参芪大枣粥、核桃莲子粥。

  2,血热证 宜食清热凉血之品,如冬瓜、绿豆芽、黑木耳、藕、梨、桑椹等,也可服用鲜柏饮(鲜莲藕、侧柏叶搅烂榨汁加蜂蜜)、荠菜花煎水服。食疗方:鲜藕粥、地藕葡萄膏(鲜藕汁、葡萄汁、地黄、蜂蜜)。

  3,肝郁证 宜食疏肝解郁,养血调冲之品,如橘子、金橘、佛手、陈皮等,可饮玫瑰花冰糖饮。食疗方:党参枸杞丝瓜汤、佛手青皮蜜饮(佛手、青皮、郁金、蜂蜜)。

  4,血疼证 宜食活血化瘀调经之品,如油菜、黑豆、山楂、醋、玫瑰花、金橘等。可用川芎、鸡蛋、红糖加水煎煮;食疗方:益母草汁粥、桃仁红花粥(桃仁、红花、粳米、红糖)、黑豆川芎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