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 感染途径

2 症状

3 检查指标

4 治疗

5 用药

6 饮食

痔疮

• 英文名称:haemorrhoids

• 俗称

• 就诊科室:外科,肛肠外科

• 常见症状:便血,便秘,慢性失血性贫血

• 传染性:不会传染

• 患病部位:臀部

• 遗传性:不会遗传

• 易感人群:所有人

• 相关疾病: 无

感染途径

• 遗传因素

  痔疮不会遗传。疾病可分为遗传病和非遗传病两大类。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由感染或伤害引起的则是非遗传病。痔疮属于非遗传性疾病,病因如下:

  关于痔的病因主要有两种学说。首先是静脉曲张学说,认为痔是直肠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然而目前广为接受的理论是Thomson的肛垫下移学说,认为痔原本是肛管部位正常的解剖结构,即血管垫,是齿状线及以上15cm的环状海绵样组织带。只有肛垫组织发生异常并合并有症状时,才能称为痔,才需要治疗,治疗目的是解除症状,而非消除痔体。痔的诱发因素很多,其中便秘、长期饮酒、进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和久坐久立是主要诱因。

• 环境因素

  痔疮不是传染病,不会传染给其他人。传染病是指传染源(人或是其他寄主)携带病原体,通过传播途径感染易感者的疾病。痔疮是非感染性疾病,无传染源存在,自然没有传染之说。具体病因如下:

  关于痔的病因主要有两种学说。首先是静脉曲张学说,认为痔是直肠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然而目前广为接受的理论是Thomson的肛垫下移学说,认为痔原本是肛管部位正常的解剖结构,即血管垫,是齿状线及以上15cm的环状海绵样组织带。只有肛垫组织发生异常并合并有症状时,才能称为痔,才需要治疗,治疗目的是解除症状,而非消除痔体。痔的诱发因素很多,其中便秘、长期饮酒、进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和久坐久立是主要诱因。

症状

• 便血,便秘,慢性失血性贫血

  痔疮出血

  痔疮便血的特点是间接性,一般见于大便秘结时,因粪便擦破粘膜或排粪用力猛,导致扩张血管破裂出血。血色鲜红,或多或少,有的为大便表面附血,有的擦屁股时纸上带血,有的点滴而下,有的如箭喷射,一般没有疼痛或其他不适。便血数日可自行停止。

  痔疮的症状

  外痔一般无症状,仅有轻微不适感觉。无痛性间断性便后出鲜血是内痔和混合痔的早期症状。病人常在便池中滴入鲜血或便纸上发现染血。重者为喷射状,内痔或混合痔发展到一定时期(第二、三期)即可脱出肛门外,轻者便后可自行回纳;重者需用手方能回纳。单纯性内痔无疼,嵌顿时疼痛剧烈。内痔晚期可引起瘙痒。


  1.分类

  (1)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山痔外静脉丛曲张或肛缘皮肤皱襞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血栓瘀滞而形成的肿块,小易出血,以疼痛和(或)异物感为主要症状。

  1)静脉曲张外痔:久蹲或内痔经吸引后肛缘有肿胀隆起的较正常皮肤色深或紫暗的柔软肿块,压按后不能立即消散。肿块覆以皮肤,皮下为弯曲扩张的静脉团。发生缓慢,一般只感肿胀不适,排粪时加重,发炎时才有疼痛。

  2)结缔组织外痔:是肛缘皮肤及皮下组织受慢性炎症刺激,诸如直肠炎症、肛瘘、肛裂、内痔、便秘或腹泻的分泌物刺激及粪块擦伤;或外痔、混合痔感染炎症、水肿消散后结缔组织增生所致。肛缘可见单发或环状的皮肤隆起和脱垂,环状的可呈花冠样,所以又称皮赘痔。皮下无曲张静脉,血管甚少。

  3)血栓外痔:由排粪时用力过猛,抬举重物,活动过于剧烈,或咳嗽过甚,肛门静脉丛发炎,使肛门缘静脉破裂,在肛缘形成血栓而发。好发于肛缘左右两侧(3点、9点位),发生后可见肛缘有明显隆起,呈圆形或卵圆形,有剧烈疼痛,初起肿块较硬,可扪及圆形血栓。如未发炎,可在4~5周内消散,不留痕迹。

  4)炎性外痔:常由肛缘皮肤损伤和感染引起。发病后肛缘皮肤皱襞突起,红肿热痛,水肿、充血明显,有压痛,排便时疼痛加重,并有少量分泌物,有的可伴有全身不适和发热。

  (2)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由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和曲张而形成,初起者及轻者不脱出肛门外,中、晚期或重者可脱出肛门外,能自行回纳肛内。以出血和脱出为主要症状。

  第一期:排便时带血,无脱出,齿状线上黏膜呈结节状隆起。

  第二期:排便时带血,滴血或射血,内痔脱出,可以自行回纳。

  第三期:排便时咳嗽、劳累、负重引起腹压增加时,均发生内痔脱出,并需用手托方能回纳肛门。

  第四期:痔块长期脱出肛门外,不能用手回复或回复后立即脱出。

  (3)混合痔

  具有内痔和外痔的两种特征,混合痔分为两种类型:

  1)皮赘性外痔:皮赘部分与内痔部分连于一体,肛门部除了有内痔症状外,尚具有皮赘性外痔的症状。

  2)静脉曲张性外痔:是同一部分的痔上静脉丛和痔下静脉丛均屈曲且相互连通而成。

  2.痔疮的临床表现:

  (1)便血:无痛性间断性便后出鲜血是其特点,是内痔和混合痔的早期症状。病人常在便池中滴入鲜血或便纸上发现染血。重者为喷射状,可因排便时用力过猛擦破黏膜引起,便血可自行停止。便秘、粪便干硬、饮酒及食刺激性食物是出血的诱因,如长期出血可导致贫血。

  (2)脱出:内痔或混合痔发展到一定时期(第二、三期)即可脱出肛门外,多先有便血而后脱出,待脱出体积增大时,逐渐与肌层分离,排便时被推出肛门外。轻者在大便时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重者需用手方能回纳,否则脱出的痔块可被嵌顿。由于脱出的痔块不断地变大和脱出,肛管括约肌收缩力逐渐减退,以至病人行走、咳嗽等增加腹压时就能脱出。

  (3)疼痛:单纯性内痔无疼,少数有坠胀感。当内痔和混合痔黏膜受损感染时或血栓形成时即感疼痛,疼痛常与大便不尽感同时存在。内痔和混合痔脱出嵌顿,出现水肿、感染、坏死时,局部疼痛剧烈。排便、走、坐、咳嗽时均能引起疼痛。

  (4)瘙痒:内痔晚期,痔块脱出及肛管括约肌松弛,常有黏液分泌物流出而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瘙痒甚至皮肤湿疹,病人极为难受。

检查指标及确诊

• 检查指标

  如何自己判断是否得了痔疮?

  判断是否得了痔疮可用三个方法:一是观察排便后是否有无无痛性新鲜出血依附在大便表面或是擦屁股时纸上带血,严重的如水滴甚至如箭喷;二是注意排便时肛门是否有脱出物,一般便后能自行恢复或用手托入肛门去恢复;三是用手触摸肛门部位看是否有突出物,大便后擦屁股有不干净感和异物感。

  痔疮出血和肠癌出血的区别?

  大肠癌出血往往和大便混在一起,血色暗红,出血量也较多。有时甚至只是解出一些血或黏液而无粪便。直肠癌的出血大多欠新鲜并常伴有粘液,有的还与大便相混在一起,有恶臭味,便血多呈连续性,少许呈间歇性。而痔疮的出血呈鲜血状,不伴粘液,常呈滴血、射血、大便表面带血或手纸擦血状,呈间歇性,有自愈倾向。另外,肠癌患者有肛门坠胀、排便不尽、排便次数增多的症状。


  痔疮的诊断:

  一、视诊

  外痔可看到肛缘的痔隆起或皮赘。

  二、指诊

  单纯内痔,不易摸到,较大内痔可在齿线上方摸到纵形皱折和隆起的痔结节。血栓内痔在痔体中心可触及卵圆形的血栓,质硬,可活动,有压痛。

  三、辅助检查

  1、肛门镜检查

  是诊断痔的主要方法。可看清内痔的部位,大小和形态。原发内痔一般居右前、右后和左中,继发内痔的位置常有变异。以往认为内痔好发于右前、右后和左中与直肠上动脉主要分支于直肠右前、右后和左中部有关。现代研究认为主要是肛门衬垫呈“Y”字型,裂沟分为三块,位于右前、右后和左外的原因。

  2、吸引器检查

  对中晚期的痔脱出的患者,可用吸引器将痔体吸引于肛门外观察。也可嘱患者排便后不要复位进行观察。

  四、诊断

  2000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制定的痔新的诊断标准,即将痔首先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1.内痔的诊断

  第一期:无症状,仅于便时带血,肛门镜检查齿状线上方可见黏膜呈结节状突起。

  第二期:排便时间歇性带血、滴血或射血,内痔便时脱出,便后自行还纳。

  第二期:排便时内痔脱出,不能还纳。

  2.外痔的诊断

  炎性外痔:肛缘皮肤损伤或感染后,皱襞突起,呈红、肿、热、痛的炎性表现。

  血栓性外痔:肛门静脉丛内有血栓形成,皮下隆起、疼痛者。

  结缔组织性外痔:因慢性炎症反复刺激引起肛缘皮肤纤维化、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皮赘者,亦称赘皮外痔。

  静脉曲张性外痔:久蹲或吸引时,肛门皮下肿胀,可见曲张的静脉团,不能立即消散者。

  3.混合痔的诊断

  由齿状线上下同一方位的直肠(痔内静脉丛)和肛门(痔外静脉丛)静脉丛扩张、屈曲、相互吻合,括约肌问沟消失,使上下形成一整体者。

  鉴别诊断:

  根据上述的临床特征与检查,痔的诊断一般较易。但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肠癌 早期即有大便不规则,排便不尽感明显。随后出现里急后重,黏液血便或脓血便,如有瘤体脱落可发生大出血。肛门指诊检查,可触及表面粗糙不平呈菜花状肿块。肿块与肠壁粘连,质硬,活动度差,指套染血。在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情况下,肛门指诊是鉴别直肠癌的关键,若发现肿物,可在内镜下作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1.直肠癌

  临床上常将直肠癌误诊为痔而延误治疗,主要原因是仅凭症状及大便化验而诊断。未进行直肠指检和直肠镜检查。直肠癌在直肠指检时可扪到高低不平的硬块;而痔为暗红色圆形柔软的血管团。

  2.肠息肉 肛门指诊可触及球状肿物。较硬,有蒂;若无蒂息肉,在商肠内可触丛生颗粒;低位有蒂息肉,触及活动度大,大便时易脱出肛门外,可伴有便血。

  3.肛乳头肥大 肛乳头肥大病人常有肛门不适,疼痛或异物感等。肥大的肛乳头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呈灰白色,圆形或三角形,有蒂,肛门指诊时可触及质硬之肿块。

  4.直肠脱垂 肛门局部检查可见肛门口松弛,脱出物长圆而大,有环状沟纹,表面附有黏液。

  5.肛裂 肛裂虽是有便时出鲜血、外痔和肿痛,但出血量很少,突垂的外痔上方肛管有纵形裂口,便时有剧烈痛,便后疼痛稍有缓解复又剧烈疼痛,常持续数小时。

  6.肛瘘 唐以前将肛瘘列于痔门,称痔瘘或牡痔等。宋《太平圣惠方》始将二者分列痔与痔瘘两门。《奇效良方》则明确指出:“且夫痔与漏、初致之由虽同,所患之病实异。初生肛边,成瘟不破者日痔。破溃而出脓血,黄水浸淫,淋沥久不止者,日漏也o”;已将二者作了明确区别。

  7.直肠肛管癌 常易被误诊为痔疮而延误早期治疗。认真检查则不难鉴别,癌体质坚硬,形状不整齐,表面有溃疡,可见脓血及黏液,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即可确诊。

  8.下消化道出血 临床颇易误诊为痔出血,需加以鉴别。痔出血特点是随粪便滴血或射血,血色鲜红,与粪便不混合;肠道炎性出血则多为脓血或黏液血便,与粪便混合。确诊需行结肠镜检、粪便致病菌培养、钡剂灌肠双重造影等。

治疗

• 一般治疗

  痔疮怎么治疗?

  无症状的痔疮无需治疗,有症状的痔疮可以先考虑保守治疗,局部使用痔疮栓或痔疮膏。如果较重的话,可以采取注射治疗、冷冻治疗及物理治疗,包括结扎法、胶圈套扎法、痔切除等,若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多次保守治疗症状反复者,可以手术治疗。以出血为主的,硬化剂局部注射治疗就能达到良好止血效果,以脱出为主的采用吻合器痔上粘膜钉合术等。

  痔疮一定要手术治疗吗?

  一般的痔疮患者不必首先想到手术,而应根据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只有在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时,如痔疮在肛门脱出严重、便血过多时,才需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一般来说手术治疗仅适用于以下4种情形,即:1 Ⅲ、Ⅳ度内痔;2 Ⅰ、Ⅱ度内痔出血量大,保守治疗无效;3 急性嵌顿痔;4 有症状和体征的比较大的外痔。

  痔疮的治疗药物

  一般治疗痔疮的外用药物包括栓剂、软膏与乳膏剂、贴剂、气雾剂等,以栓剂为主导剂型。栓剂有止血、止痛、收敛、消炎等作用,常用的栓剂如洗必泰痔疮栓、马应龙痔疮栓、化痔栓、太宁栓、红霉素栓、消炎痛栓等。痔疮膏适用于痔核脱出、肿痛不适,肛门瘙痒,或术后等。贴剂如肛泰是贴在肚脐等位置。


  痔疮的预防:

  避免大量饮酒,定时排便,防治便秘,多食蔬菜,少食辛辣食物。妇女孕期不要久站久坐,以免引起便秘。保持肛门清洁,及时治疗肛管炎性疾患。

  痔疮的治疗:

  痔无症状不需治疗,只需注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只有并发出血、脱垂、血栓形成及嵌顿等才需要急诊治疗。痔很少直接致死亡,但若治疗不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则可致命。因此,对痔的治疗要慎重,不能掉以轻心。

  (一)内痔

  l.非手术疗法

  (1)使用栓剂:通过局部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痔局部,有止血、止痛、收敛、消炎作用,发挥作用快,效果好,常用有洗必泰痔疮栓、马应龙痔疮栓等。

  (2)坐浴法:用中药煎汤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肛门会阴部,每日1~2次,适用于并发感染和水肿者。

  (3)注射疗法:将硬化剂注入内痔黏膜下,产生无菌炎性反应,使小血管闭塞和纤维组织增生,从而硬化萎缩。

  1)消痔灵:适用于各期内痔及晚期内痔发展而成的混合痔。早期内痔每个痔区注入原液2—4ml(注射到痔的黏膜下层),中、晚期内痔用1%普鲁卡因稀释原液使成1:1或2:1。每个内痔注入8一13ml。采用四步注射法,第一步注射到内痔上方黏膜下层动脉区;第二步注射到内痔黏膜下层;第三步注射到痔黏膜固有层;第四步注射到齿线上方痔底部黏膜下层。急性肠炎、内痔发炎时须待消炎后使用。外痔皮赘忌用,不可注入肌层。痔核多时,每次注射1—2个痔核为宜,每周注射1次,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明矾注射液:用明矾制成15%或18%注射液注入痔核,对各期痔及混合痔、黏膜脱垂,均有效果,且疗程短,副作用少。据数百例的观察,一般在治疗后5~7天痔核即可脱落,绝大多数于l-2 周愈合。

  3)消痔液:患者膝胸卧位,暴露痔核,用10ml注射器抽取1:3消痔液(消痔液1份,普鲁卡因3份)以封闭针头刺入痔核内,无阻力、无吸力、无回血时,再将药液缓慢注入痔内,待痔核表面颜色变白、稍有红丝时退出针头。一般用量20—30ml,痔核多时应分批注射。注射完毕,将四黄膏棉球塞入肛内,用纱布和丁字带固定。当日不大便,5~10天痔核瘪缩消失。

  禁忌证:任何外痔及有并发症的内痔栓塞、感染或溃烂等。

  (4)胶圈套扎疗法:其原理是通过器械将小型胶圈套入内痔的根部,利用胶圈较强的弹性阻断内痔的血运,使痔缺血、坏死、脱落而治愈。适用于各期内痔及混合痔的内痔部分,但以二期及三期的内痔最适宜。不宜用于有并发症的内痔。

  (5)冷冻疗法:应用液态氮(-196℃)通过特制探头与痔块接触.达到痔组织冻结坏死脱落,以后创面逐渐愈合。适用于一期及二期内痔。

  2.手术疗法

  适用于2、3、4期内痔。手术方法有单纯痔切除术和内痔环切术。

  (二)外痔

  无并发症的外痔不需特殊处理。血栓性外痔,轻者采用坐浴疗法,约l周左右可自行吸收;重者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局麻后,用小弯剪刀在肿块上剪一放射状梭形切口,将血栓完整地摘除,伤口内填以凡士林纱布,不需缝合。如伤口内仍遗留部分血栓,则术后疼痛、肿胀等症状常不能缓解,故术中要仔细检查伤口,看血栓是否取净。若血栓较大,皮肤过多,可切除部分皮肤,以免术后遗留皮垂。

  1、枯痔法

  适应证:各期内痔核和混合痔的内痔部分。

  禁忌证:各种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肛门直肠急性炎症、腹泻、痢疾、出血素质患者。

  2、注射法

  注射方法:根据内痔的不同病理变化和分期,可采用单纯注射法、二重注射法和四步注射法等。

  3、切除法

  Milligan-Morgan法是当代常用的结扎切除术式之一。操作有法:腰麻或骶麻后,充分显露痔核,用血管钳夹持母痔核(11点、7点、3点位)末端部(齿线处)向外牵拉,使痔核间黏膜充分显露。用左手虎口部夹持欲切除位的钳夹痔核血管钳,将左手插入肛门内,再用一把血管钳牵起痔核的肛缘皮肤,并将钳也夹持于左手虎口部,使肛缘皮肤显露,用右手持剪将痔核基底部皮肤V字形剪开。剥离V字形皮瓣至痔核根部齿线处,由痔底部中心进针,穿越内括约肌下端,由痔顶部中心出针,结扎半侧痔核。再用线在向外牵拉下结扎另半侧痔核。剪除已结扎痔的线上部分,使肛管和皮肤部创面开放,肉芽修复愈合。本法在剥离痔块至基底部后也可以用血管钳横夹住痔基底黏膜而进行切除。再将断端黏膜在内括约肌下端缝合数针加以固定。

  4、外痔的处理

  (1)手指挤压摘除法:适用于单纯圆形血栓。患者侧卧位,局麻。在痔核正中作一放射状切口。切开皮肤后,用手指由两侧挤压血栓使其排出。创面用玉红膏纱条或凡士林纱条敷布。出血时可用明胶海绵或止血粉压迫止血。每日换药至愈合。

  (2)分离摘除法:血栓与周围粘连或数量多者,需分离摘除。方法是在痔体正中部作梭形切口,切开皮肤后,用小弯剪锐性分离血栓,力争完整地摘除干净。创面可开放也可以闭合。关键是仔细检查,看血栓是否摘净,若遗留部分血栓,术后就会继续疼痛、肿胀。若血栓大,皮赘多,可切除部分皮肤,以免术后遗留皮赘。

  (3)单纯切除法:对单发的静脉曲张外痔、结缔组织型外痔和单发炎性外痔,可采取局部切除。方法是梭形切开皮肤,连曲张静脉团或增生的结缔组织一并切除,创面开放或缝合。对小的结缔组织皮赘外痔也可直接切除。

  (4)剥离切除术:外痔较多、较大或呈环状者,则宜采用剥离切除术。剥离前要先设计好切口位置和大小,如环状外痔一定要注意在痔与痔之间保留皮肤桥,使切口不要在同一平面上,以免形成环状瘢痕。剥离时先在外痔边缘作一V型切口,到肛管后一定要尽量保留肛管皮肤,把切口作成“八”字型,使整个创面呈梭形。引流通畅,边缘齐整,剥离到齿线时也可结扎顶端,以防出血。创面用凡士林纱条敷布。

  外痔手术要严格掌握治疗原则:不切除没有症状的痔。不要看到有隆起就想切平,特别对生育后的妇女皮赘环状外痔,不能一刀切,这样很容易因切除过多肛管皮肤,造成肛管皮肤缺损,黏膜外翻或肛管狭窄,排便疼痛。

  (三)嵌顿痔的处理

  内痔脱出后因括约肌痉挛不能自行复位,因而充血、水肿于肛门外称为痔嵌顿。又叫痔绞窄。内痔嵌顿后数小时外痔区就会出现明显水肿,引起疼痛,使患者不能坐。1日后肿胀加重,血清样分泌物增多,局部可有血栓形成,明显压痛,脱垂痔体可在齿线处发生缺血性坏死。若并发感染,痔体肿胀可十分严重,表面出现溃疡,全身不适,大便秘结、发热和肛门剧痛。

  痔嵌顿多发生在内痔较大的病人。腹泻、便秘、妊娠和分娩、痔注射不当、痔血栓形成等,常是引起痔嵌顿的原因。

  对于痔嵌顿或内痔血栓形成绞窄的治疗,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嵌顿后痔体胀大,手术中易损伤肛管上皮和增加手术的困难,术后易并发蜂窝织炎、门静脉炎等。应采用50%硫酸镁高渗溶液湿敷、抗生素控制感染、卧床休息或抬高脚腿、调理大便、局部用药等,待肿消复位后再行手术,这样较为稳妥。另一种认为对痔嵌顿应采取积极治疗。对切除的嵌顿痔进行组织学观察后发现,当痔块表面完整时,虽有栓塞但炎症很轻微。当痔表面有溃疡时,溃疡一般也都表浅,虽然有炎症出现,但深部组织、附近黏膜、外括约肌皮下部分,都没有显著的炎症改变,因此嵌顿和血栓形成不会增加手术困难和并发症。

  对急性期处理主张早期争取复位,中、晚期手术。①复位方法:脱出时间短、痔体小者可不用麻醉进行手法复位。时间长、痔体大、水肿明显者可在骶麻下复位。复位时先用洗必泰棉球消毒痔核,然后在痔核上抹敷少许九华膏或四黄膏,使之润滑利于纳入。复位时不能同时用力压迫全部痔体同时入肛,要先将一侧用手指轻揉慢压送入肛门后,再依同法送另一恻。这样就不会引起剧烈疼痛,送入也较方便。如已骶麻则送入后用扩张法扩肛,使肛门括约肌松弛。复位后用塔形纱布块填压肛门,丁字带加压固定,控制排便3~4日。②手术方法:可采用外剥内扎法,即Milligan-Morgan法。

  (四)外用药

  用药物敷布治疗痔疮也是最古老的治疗方法之一,早在公元前我国及国外就有广泛使用。中医使用的外用药主要有消肿、止血、止痛和生肌、长皮、促进创面愈合二大类。

  (1)消肿、止血、止痛方

  常用的有九华膏、五倍子散、田螺水、四黄膏、黄连膏、玉露膏、如意金黄散等。

  (2)生肌、长皮方

  常用的有生肌散、生肌凤雏膏、玉红膏、红粉生肌膏、珍珠散、赛霉安等。

  (3)抗生素软膏

  如红霉素软膏、四环素软膏、磺胺软膏等。用于感染创可或预防创面感染。

  (4)酶制剂

  如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等。用于分解坏死组织,促进创口愈合。

  (5)止血剂

  如明胶海绵、十号止血粉、凝血质、云南白药等。

  (6)止痛剂

  如复方鱼黄软膏、复方鞣酸软膏、苯唑卡因雷凡奴尔软膏等。用于止痛、收敛、消肿。

  (五)扩肛疗法

  1969年英国医生Lord采用扩肛方法治疗了一批内痔患者,都取得了较满意疗效。通过临床观察,他认为:痔患者的直肠下端和肛管出口处有一种狭窄存在。狭窄可使正常肛管扩张受阻,粪便则需在加压下排出,压力可导致血管衬垫充血,形成痔核,痔核又可堵塞肛管出口,使排便时受压增大,如此恶性循环则引起痔出血、疼痛、脱出等症状。肛管扩张法可使狭窄松解,切断充血—梗阻一充血的恶性循环,使肛管组织恢复正常而将痔治愈。对此,也可以采用内括约肌切断术,解除狭窄。

  (1)适应证及禁忌证

  各期内痔均可采用,对内痔合并绞窄、疼痛、出血效果较好。肛门失禁者、老年人、产妇、腹泻及用过硬化疗法者不宜采用。

  (2)扩张方法

  Lord多采用全麻下扩张,目前已改为局麻、腰麻和骶麻下扩张。Lord主张扩肛到8指,以后定期扩肛几次,但易发生排便暂时失禁,所以现在多数认为扩张到4~6指即可,或用双叶肛门镜扩肛,持续5分钟。一般每周1次,1个疗程为2~3周。扩肛后也可让患者在家用扩肛器(直径2.5~3cm),每日扩肛1次,每次5分钟,连续2周。

  (3)疗效及副作用

  各家疗效不一。副作用主要有扩肛后可引起肛门括约肌失禁,黏膜撕裂,黏膜下血肿及黏膜脱垂等。

用药

消痔灵

饮食

• 饮食保健

  【饮食护理要点】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纤维素,避免饮酒及辛辣刺激性食品。多食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

  1.风热肠燥:宜食清热凉血之品,如百合、藕、冬瓜、荸荠、空心菜等。食疗方:苋菜头煲猪大肠(鲜苋菜头、猪大肠)

  2.湿热下注:宜食清热利湿之品。如赤小豆、薏苡仁、丝瓜、黄瓜、水芹、草鱼等。食疗方:绿豆糯米酿大肠(猪大肠、绿豆、糯米)。

  3.气滞血瘀:宜食清热利湿,行气活血之品,如苹果、山楂、萝卜、粳米粥、黄豆等。食疗方:玫瑰鸡蛋(鸡蛋液与玫瑰花丝、葱丝、盐混匀煎至两面金黄)。

  4.脾虚气陷:宜食补中益气之品,如瘦肉、猪肝、鸡、鸭、鱼、蛋、山药、茯苓、扁豆等,忌酸冷食物。食疗方:黄芪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