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 感染途径

2 症状

3 检查指标

4 治疗

5 用药

6 饮食

外耳道疖

• 英文名称

• 俗称:局限性外耳道炎

• 就诊科室:五官科,耳鼻咽喉科

• 常见症状:听力下降,耳痛

• 传染性:不会传染

• 患病部位:耳

• 遗传性:不会遗传

• 易感人群:所有人

• 相关疾病

医生说
视频

夏天脾胃虚弱怎么办?

夏天脾胃会更容易受伤吗? 夏天是生长比较旺盛季节,具体表现在人体气血涌现在肌表,满面红光、气色好,但是此时脏腑气血运行比较弱,所以脾胃会比较弱。因此人们在夏天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吃冰冻西瓜、冰冻啤酒等饮食后拉肚子、口干、乏力的情况。对于本来脾胃就虚弱的人群,在夏天的时候要更加固护脾胃,不要贪吃生冷食品。 夏天没胃口不想吃饭怎么办?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人也烦躁,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影响到胃口,所以很多人在夏天的时候都没有胃口吃饭。另一方面,夏天的时候容易耗气伤津,如果人本来就是湿热体质,夏天会更容易受到暑湿的影响,影响胃口。如果出现夏天没有胃口的情况,首先建议平时喝水要适量喝,少量多次,不要一次灌一大杯;另外可以配合中医的一些健脾益气或者祛湿的药物调理,比如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散等。 夏天用什么炖汤对调理脾胃比较好? 夏天脾胃容易受到湿邪的影响,这个时候想要调理脾胃,可以煲一些具有清凉、祛湿、清暑作用的炖汤,可以选择的食材有薏米、茯苓、冬瓜皮、绿豆、淮山等药食两用的食品。

隆鼻术后可以挖鼻屎吗?

一般刚做完手术后不建议过度地挖鼻屎,因为一般鼻屎比较干、硬,如果拿镊子或者手去抠,担心损伤了鼻黏膜,有些细菌会透过鼻黏膜感染里面的假体,建议做完手术后用湿的棉签去挖鼻屎。 隆鼻后切口会有一定的渗血量,其经过呼吸把水分蒸发完后,会形成血痂,建议每天都要及时清理,清洁时用一般的生理盐水,或是刺激性比较小的消毒液,拿棉签泡湿它,把血痂擦出来即可。 隆鼻后一般不会得鼻炎,因为鼻炎是鼻甲发炎或鼻窦发炎,做鼻子主要是改变鼻子的外形,与发生鼻炎的部位不同。

慢性咽炎吃什么调理?要注意什么?

慢性咽炎是一种发生在口咽部的慢性炎症,会有咽部不适、咽部异物感、咽喉痒痛、干咳等不适症状,会严重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慢性咽炎可以用以下中药材或茶来调理: 1、蒲公英 蒲公英泡水,早晚喝一杯,会让喉咙更清爽。蒲公英具有清肺化痰、清热解毒、抗菌抗炎的功效,得了慢性咽炎后,咽喉特别不舒服,用蒲公英泡水喝,可以让喉咙舒服一些。 2、铁皮石斛 可以益胃生津,滋阴清热,清肺止咳。 3、苦荞茶 能清肺化痰,每天喝能够让喉咙清爽一些。 防治慢性咽炎要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清淡的饮食 食物不要太重口味和辛辣,辛辣刺激的食物会损伤咽部粘膜,时间长了就会发炎,容易患上慢性咽炎,在清淡饮食的同时,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 2、戒烟戒酒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咽喉部的健康,长时间饮酒,也会得咽炎,吸烟的人是慢性咽炎的高危人群,所以预防慢性咽炎,首先就得戒烟戒酒。 3、注意保暖 慢性咽炎的出现与不注重口鼻及身体保暖有一定的关系。夏天长期在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里生活或工作,不注重保湿和保暖,得慢性咽炎的几率很大,开空调时要注意不能开得过低,还要增加室内的空气湿度,以免咽喉不适。 4、注意卫生 想要让咽喉部位更加健康就要多喝水,还要注意卫生,远离二手烟,吃完东西之后要注意用水漱口,清洁和湿润咽喉能够预防咽喉部位的细菌感染,预防慢性咽炎。

感染途径

• 遗传因素

  外耳道疖不会遗传。疾病可分为遗传病和非遗传病两大类。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由感染或伤害引起的则是非遗传病。外耳道疖属于非遗传性疾病,病因如下:

  皮肤擦伤和溃疡易致感染,挖耳是常见原因,糖尿病、慢性便秘和身体衰弱者易患本病和复发。高温和湿度可降低外耳道抗感染能力,故在夏季易发病,常为葡萄球菌感染。外耳道为绿脓杆菌寄生部位之一,故外耳道炎患者有70%以上可由绿脓杆菌引起。

• 环境因素

  外耳道疖不是传染病,不会传染给其他人。传染病是指传染源(人或是其他寄主)携带病原体,通过传播途径感染易感者的疾病。外耳道疖是非感染性疾病,无传染源存在,自然没有传染之说。具体病因如下:

  皮肤擦伤和溃疡易致感染,挖耳是常见原因,糖尿病、慢性便秘和身体衰弱者易患本病和复发。高温和湿度可降低外耳道抗感染能力,故在夏季易发病,常为葡萄球菌感染。外耳道为绿脓杆菌寄生部位之一,故外耳道炎患者有70%以上可由绿脓杆菌引起。

症状

• 听力下降,耳痛

  临床表现

  1.早期:

  剧烈跳动性耳痛,张口、咀嚼、打呵欠时加重,可放射至同侧头部;常伴全身不适,体温微升;重者耳道阻塞可导致听力下降。

  2.疖肿破溃后:

  外耳道流出少许脓血,耳痛减轻,体温下降。处理不及时而日久者,可有肉芽形成。

  3.疖肿部位:

  位于外耳道前、下壁者,除下颌运动疼痛加剧外,耳屏前、下可出现红肿,易误为腮腺炎;疖肿位于外耳道后壁者,可出现耳后皮肤红肿,耳后沟消失,耳廓前移,易误为乳突炎。此时耳前、后及下淋巴结常肿大、压痛。

  4.婴儿表现:

  不明原因的烦躁、哭闹,可伴体温升高;频繁挠耳,或不愿卧于患侧,偶碰患耳即哭闹不止。有些婴幼儿可以频繁复发。

检查指标及确诊

• 检查指标

  1.常规检查:

  1.1.对一般患者检查以耳镜检查、血液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胆红素总量(STB)、直接胆红索(SDB)、间接胆红素(SIB)、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_为主。

  1.2.对慢性或反复发作者应查耳鼻咽喉的CT检查、葡萄糖测定、穿刺液培养+药敏试验。

  2.鉴别诊断:疖肿部位位于外耳道前、下壁者,除下颌运动疼痛加剧外,耳屏前、下可出现红肿,易误诊为腮腺炎;疖肿位于外耳道后壁者,可出现耳后皮肤红肿,耳后沟消失,耳廓前移,易误诊为乳突炎。

治疗

• 一般治疗

  治疗常规

  1.未成熟期:早期可予热敷、理疗,切忌切开,否则可致感染扩散。

  1.1.及早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服用镇静止痛剂;局部热敷或理疗,促使炎症消退,缓解疼痛。

  1.2.局部用药:用1%酚甘油棉片或10%鱼石脂软膏敷于疖肿处,每日换1~2次,以消炎止痛,或用纯鱼石脂1~2滴涂于炎症部位,早期应用可促炎症吸收,较晚则利于疖肿成熟,防止感染扩散。也可用浸有林可霉素的棉条覆于疖肿表面,每日1~2次,疗效显著。

  2.成熟未穿破期:成脓未破或破口很小者,可做切开排脓。可用50%硝酸银或纯石炭酸烧灼脓头,使其破溃,或局部消毒后直接用小尖刀沿外耳道纵轴方向切开取出脓栓。切时注意:无脓头者不做切开;顺外耳道长轴方向切开,以免日后形成外耳道狭窄;不切及周围炎性浸润部分。切开后可置细棉条或橡皮条引流。

  3.脓肿破溃期:清除脓液,周围皮肤用70%乙醇清洁后,置棉条或橡皮条引流,以4%硼酸酒精纱条压迫局部,防肉芽增生,促疖肿腔闭合。

用药

及早用抗生素,局部用药:用1%酚甘油棉片或10%鱼石脂软膏敷于疖肿处,每日换1~2次,以消炎止痛,或用纯鱼石脂1~2滴涂于炎症部位,也可用浸有林可霉素的棉条覆于疖肿表面,每日1~2次,疗效显著。

饮食

• 饮食保健

  【药膳食疗】

  1.猪肉地丹汤:

  [原料]瘦猪肉50 g,生地黄25 g,牡丹皮20 g,精盐少许。

  [制法]先将生地黄、牡丹皮加水700 mL,煎取汁500 mL,备用。再将

  瘦猪肉洗干净,切成薄片,放锅中,对入药汁同煮,至肉熟烂时,加精盐少

  许,调味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养阴扶正。适用于气血虚弱,感受外邪,

  邪毒壅遏所致的疖疮肿胀。

  [服法]1剂/d,佐餐服食,连用5~7剂。

  2.毛冬瓜炖猪肉汤:

  [原料]毛冬瓜根120~150 g,猪肉500 g。

  [制法]将猪肉洗干净,切块,与毛冬瓜根同煮,肉熟烂为度,去药渣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滋阴补虚。适用于全身疖肿,皮炎等症。

  [服法]分4次服食,2日内服完,食肉饮汁。

  3.党参石榴洒:

  [原料]酸石榴、甜石榴各7个,党参、苦参、赤芍、知母、花粉各30 g,

  牡丹皮40 g,清酒1 250 g。

  [制法]将上药捣碎,用纱布包好,放容器中,倒入白酒,密封瓶口,夏

  日浸7日,冬日浸15日,滤取药汁即可。

  [功效]养阴清热,凉血解毒。适用于热壅肉腐引起的疖肿。

  [服法]3次/d,餐前温服20~30 mL,以愈为度。

  4.云香绿豆红糖饮:

  [原料]云香草25 g,绿豆100 g,红糖适量。

  [制法]将云香草、绿豆同置锅中,加水1 000 mL,煎取汁400 mL,对入

  红糖适量。加热,搅至溶化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消暑凉血。适用于毒邪外侵,壅遏肌肤所致的疖疮,

  咽喉肿痛,以及中暑、鼻衄等症。

  [服法]1剂/d,不拘时间,代茶饮之,10日为1疗程。

  5.冬瓜薏米汤:

  [原料]冬瓜200~400 g,薏苡仁(薏米)30~50 g,白糖适量。

  [制法]将冬瓜洗干净(保留皮),切成块,与薏苡仁一道放入沙锅内,加

  清水适量,煎熬成汤液,温时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适用于湿热郁滞肌肤型疔疖。

  [服法]煎汤代饮料饮用。

  6.绿豆薏米汤:

  [原料]绿豆、薏苡仁(薏米)各50 g,白糖适量。

  [制法]将绿豆洗干净,与薏苡仁一同放入沙锅内煎熬成粥,温时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祛暑利湿。适用于湿热内郁肌肤的疔疖。

  [服法]作佐餐频频服用。

  7.栀仁粳米粥:

  [原料]栀子(栀仁)5 g,粳米100 g,白糖适量。

  [制法]将栀子研成细末备用;把粳米煮成稀粥,粥成时把栀子末放入粥中搅匀略煮片刻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消肿排脓。适用于湿热内蕴肌肤的疔疖。

  [服法]每日早、晚各喝粥2次,连服药1周为1疗程。

  8.蒲公英粳米粥:

  [原料]蒲公英60 g,粳米100 g,白糖适量。

  [制法]将蒲公英煎取药液,去渣取汁;粳米淘洗干净,放入沙锅内,加入蒲公英药液煮成稀粥,温时加入门糖即可。

  [功效]清热祛毒,利湿消炎。适用于热毒内蕴肌肉型疔疖。

  [服法]每日早、晚各服药粥1次,1剂/d。

  9.梅花粳米粥:

  [原料]白梅花3~5 g,粳米100 g。

  [制法]先将粳米淘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成稀粥,粥熟时加入白梅花,再煮15分钟左右即可。

  [功效]清热排脓,消肿托毒。适用于热毒内蕴肌肉型疗疖。

  [服法]每日早、晚各服药1次,1剂/d。

  10.绿豆银花粥:

  [原料]绿豆50 g,金银花(银花)15 g,甘草5 g,白糖适量。

  [制法]将绿豆洗干净,泡发,加入洗干净的金银花和甘草,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清水适量煮成稀粥,待温时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消肿排脓。适用于热毒内蕴肌肉的各种疔疖。

  [服法]1剂/d,早、晚佐餐服用。

  11.菊花银花粥:

  [原料]野菊花、金银花(银花)、蒲公英、绿豆衣各12 g,甘草6 g。

  [制法]将上述药物去杂质后,放入沙锅中,加入清水适量,煎熬成汤液,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祛湿利水。适用于湿热内蕴肌肉的各种疔疮疖肿。

  [服法]代茶饮,每日频频饮用。

  12.菊花马齿苋粥:

  [原料]鲜马齿苋、鲜野菊花各30 g,白糖适量。

  [制法]把马齿苋和菊花洗干净,放入沙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熬成汤液,待温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消肿。适用于热毒内蕴肌肉的疔疮。

  [服法]1剂/d,作饮料频频饮用。

  13.紫苏酒:

  [原料]鲜紫苏200 g,白酒1 000 mL。

  [制法]将鲜紫苏全株洗干净,晾干,切碎,浸入白酒之中,密封置阴凉处,1年之后滤去渣留液备用。

  [功效]开胃下食,行气宽中。适用于热痱、热疖、肤癣、寻常疣、真菌、病毒等。

  [服法]需要时每日或早或晚饮1次,10~20 mL/次。外用时适量用棉花搽患处。

  14.冬瓜苡米公英饮:

  [原料]冬瓜200~300 g,薏苡仁(苡米)30~50 g,蒲公英15 g。

  [制法]将冬瓜(保留皮、子)洗干净,与蒲公英、慧苡仁一并放入锅内煮,去渣后,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解肌祛毒。适用于湿热郁滞肌肤型疖肿引起的红肿、疼痛。

  [服法]代茶饮,每日数次。

  15.红糖绿豆沙:

  [原料]绿豆60 g,红糖适量。

  [制法]将绿豆淘洗干净,水煮烂糜,加红糖调味即可。

  [功效]清暑热、解烦渴、消肿毒。适用于小儿疮疡肿疖、中暑、烦渴等症。

  [服法]1剂/d。频频喂之。

  16.豆麦糯米粥:

  [原料]绿豆、糯米、小麦各30 g。

  [制法]将3味去杂质,用文火炒后研成细末,拌匀,用开水毖匀成粥食。

  [功效]和胃、清热、解毒。适用于霍乱转筋及疮疡肿疖毒初起,能解热药及酒食诸毒。

  [服法]30 g/次,2次/d,开水冲服。

  17.秃菜根粥:

  [原料]秃菜根30 g,粳米100 g。

  [制法]将秃菜根洗干净,放入沙锅内,加清水煎熬,去渣后,加入淘干净的粳米。再加适量水煎煮。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热毒疮疡和肿疖。

  [服法]1剂/d,空腹服用。

  18.鸡矢藤米糊:

  [原料]鲜鸡矢藤叶60 g,粳米30 g。

  [制法]将鸡矢藤洗干净,切成段,粳米泡发,淘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煎煮,放入红糖煮成糊状即可。

  [功效]解暑除湿,祛凤解毒。适用于肠炎、眼结膜炎、小儿痱子和肿疔等症。

  [服法]1剂/d,空腹服用。

  19.臭草绿豆糖饮:

  [原料]鲜臭草30 g,绿豆30~50 g,红糖适量。

  [制法]将鲜臭草洗干净,与绿豆同放入锅内,加清水5碗,煎成2碗,调入红糖再煎片刻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消暑利水。适用于感冒发热、牙痛、咽喉炎、痱子过多、疖疮等症。

  [服法]1剂/d,饮汤食绿豆,早、晚空腹服用。

  20.银花绿豆茶:

  [原料]金银花(银花)30 g,甘草5 g,绿豆15 g。

  [制法]将绿豆洗干净,泡发,将金银花和甘草用纱布包好,放入沙锅内煎熬成粥,去纱布包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暑天疖肿。

  [服法]代饮料,频频饮之。

  21.蔷薇根茶:

  [原料]鲜蔷薇根100 g,白糖适量。

  [制法]将蔷薇根洗干净,切成段,放入沙锅内,加清水适量,煎熬成汤液,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适用于夏季热疖。

  [服法]1剂/d,代茶频频饮之。

  22.紫草茸糖饮:

  [原料]紫草茸3~5 g,白砂糖适量。

  [制法]将紫草茸洗干净,放入沙锅内,加清水适量煎熬成汤液加入白糖

  即可。

  [功效]清热凉血,透疹解毒。适用于麻疹、水痘、风疹、暑疖、痱子过

  多等症。

  [服法]每服适量,代茶频频饮之。

  23.银花蜂蜜饮:

  [原料]金银花(银花)50 g,蜂蜜适量。

  [制法]将金银花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煎熬成汤,去渣留汁,待温时加

  入蜂蜜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各种肿疖初起红肿疼痛患者。

  [服法]1剂/d,分次搅匀服用。

  24.绿豆蜂蜜粥:

  [原料]绿豆100 g,蜂蜜适量。

  [制法]先将绿豆泡发,放入沙锅内煎熬成粥,待温时放入蜂蜜搅匀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托毒排脓。适用于各种疖痈伴有感染。

  [服法]1剂/d,早餐空腹顿服。

  25.陈皮甘草薏苡仁粥:

  [原料]金银花、薏苡仁各15 g,甘草5 g,陈皮6 g。

  [制法]将金银花、甘草、陈皮放入沙锅内煎熬成汤,去渣留汁,放入薏

  苡仁再煎成粥即可服用。

  [功效]清热利湿生肌。适用于热毒盛的疖痈。

  [服法]1剂/d,分次服,连服3~4日为1疗程。

  26.绿豆白菜蜂蜜粥:

  [原料]绿豆15 g,白菜心5个,蜂蜜适量。

  [制法]将绿豆淘干净,放入沙锅内,文火慢煮成稀粥,然后放白菜心再

  煮几沸后,待温后放入蜂蜜即可。

  [功效]排毒利湿消肿。适用于暑湿疖痈。

  [服法]1剂/d,分2次服食,连服3~5日为1疗程。

  27.荞麦米醋贴:

  [原料]荞麦面50 g,米醋适量。

  [制法]将养麦面晒干、炒黄,用米醋调成糊状即可。

  [功效]托毒排脓,消炎止痛。适用于疖肿脓肿形成。[用法]将糊状物涂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