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眼袋的手术和祛眼袋术式选择:
目前,眼袋矫治方法主要有经皮肤入路和经结膜入路两大类,临床上应根据眼袋形成的机制及临床类型、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选择适宜术式进行处理。外路法适应证广。尤其适宜中重度眼袋矫治,是临床上最常应用的术式。外路法又分皮瓣法和肌皮瓣法。内路法因为不能同时处理眼袋前壁,只适用于年轻单纯、以眶内容物轻度膨出为主的眼袋患者。眼袋的处理原则应从加强、修复“眼袋前壁”(皮肤、肌肉、眶隔膜)和处理“眼袋内容物”(眶脂肪)两方面着手。轻度眼袋可选择单纯加固眼袋前壁或单独处理眶脂肪,而中、重度眼袋应同时加强前壁和处理眶脂肪。下面介绍常用的眼袋矫正术。
1.皮肤入路皮瓣法:
1.1.适应证
1.1.1.适用于各种眼袋,特别是伴有皮肤松弛,眶脂肪松垂的中、重度眼袋者。
1.1.2.单纯眼轮匝肌肥厚者。
1.1.3.下睑睫毛内翻者。
1.2.操作要点
1.2.1.切口设计:基线,受术者仰卧位,双眼上视额部,由下泪小点处开始向外做平行于下睑缘,距最下排睫毛1.0~2.0mm画线,达外眦部,然后沿鱼尾纹向外下方延伸5~8mm。辅线:受术者轻闭双眼,用眼科镊在下睑内、中、外三处夹起基线下方松弛的皮肤,以下睑皮肤平整,且不造成下睑外翻及睑球分离为度,定点画线。其两端与主线弧形相交。两线之间皮肤即为拟切除的多余皮肤。
1.2.2.麻醉:可行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及下睑局部浸润麻醉。
1.2.3.切开剥离:沿基线切开皮肤,或先在外眦部做一皮肤小切口,再用眼科剪刀沿基线剪开皮肤。于眼轮匝肌表面向下分离达眶下缘附近,形成下睑皮瓣。
1.2.4.切除眶脂:提起下睑皮瓣,于脂肪明显凸出部,顺眼轮匝肌纤维方向,钝性分离或剪除一条眼轮匝肌,暴露下睑眶隔膜。横行剪开眶隔膜,轻压眼球,去除疝出的脂肪。创面彻底止血。一般先切除中央脂肪团,再酌情切除部分眶内、外侧脂肪团。脂肪切除量因人而异,一般以切除轻压眼球时自动疝出的脂肪为度。如眶隔膜松弛,则缝合、缩紧眶隔膜。眼轮匝肌若有松弛,可给予单纯折叠缝合,部分切除缩短或做眼轮匝肌悬吊紧缩。
1.2.5.切除皮肤:受术者张嘴向上看,术者将皮瓣向外上方牵拉使游离的下睑皮瓣与切口基线重叠,超过基线部分即为拟切除的多余皮肤。切除皮肤前应与术前设计相比较做适当调整,原则上切除皮肤范围应与术前设计皮肤辅助线相一致或不超出辅助线范围。
1.2.6.缝合:展平皮肤,在张嘴上视额部情况下,用5-0或6-0缝线缝合皮肤。
1.2.7.术毕,双眼涂眼药膏,敷料覆盖,加压包扎24h。
2.皮肤入路肌皮瓣法:
2.1.适应证
同经皮肤入路皮瓣法。尤其适用于皮肤与眼轮匝肌均松弛者。
2.2.操作要点
2.2.1.切口设计:基线,受术者仰卧位,双眼上视额部,由下泪小点处开始向外做平行于下睑缘,距最下排睫毛1.0~2.0mm画线,达外眦部,然后沿鱼尾纹向外下方延伸5~8mm。辅线:受术者轻闭双眼,用眼科镊在下睑内、中、外三处夹起基线下方松弛的皮肤,以下睑皮肤平整,且不造成下睑外翻及睑球分离为度,定点画线。其两端与主线弧形相交。两线之间皮肤即为拟切除的多余皮肤。
麻醉:可行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及下睑局部浸润麻醉。
2.2.2.切开剥离:沿下睑缘基线一并切开皮肤和轮匝肌全层,直达睑板表面。或在切口基线外侧先做一小切口,切开皮肤和眼轮匝肌,用眼科剪沿基线剪开皮肤、眼轮匝肌,达睑板表面。沿眼轮匝肌与睑板及眶隔膜之间向下钝性分离,达眶下缘处,形成下睑肌皮瓣。此层间组织疏松,易于分离,出血少。
2.2.3.切除眶脂:提起下睑肌皮瓣,暴露眶隔膜,横行剪开眶隔膜,去除疝出的脂肪。创面彻底止血。
2.2.4.切除皮肤:在张嘴、上视额部情况下,将下睑肌皮瓣向外上方牵拉、舒平后适量切除多余的肌皮瓣。然后将外眦部轮匝肌悬缝于外上方深层筋膜或眶骨膜上。
2.2.5.缝合:皮肤切口用5-0或6-0缝线间断缝合。眼轮匝肌可以不做缝合或带少许与皮肤切口一并缝合。
2.2.6.术毕,双眼涂眼药膏,敷料覆盖,加压包扎24h。
3.结膜入路法:
3.1.适应证
适用于下睑眶脂肪明显外突,皮肤和眼轮匝肌无松弛,或轻度松弛但皮肤弹性良好者。
3.2.操作要点
3.2.1.麻醉:结膜面行表面麻醉,下睑结膜穹隆部结膜下行局部浸润麻醉。
3.2.2.切开剥离:翻转下睑,暴露下睑穹隆部结膜,于睑板下缘下2~3mm处横行切开结膜5~10mm。然后沿眶隔浅面向眶下缘方向钝性分离,暴露眶隔膜。
3.2.3.切除眶脂:剪开眶隔膜,轻压眼球,切除各组眶隔中疝出,并超出眶下缘水平的脂肪,电凝或结扎法止血。
3.2.4.缝合:结膜切口平整一般可不予缝合。如需缝合可用6-0尼龙线做连续缝合,两端留长线,分别从内、外眦角部位出眼外,胶布固定于眼周。
3.2.5.结膜囊内涂眼药膏,适度加压包扎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