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小脑血管瘤病是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是否发病。视网膜-小脑血管瘤病暂时还没有明确的病因表述。
1 感染途径
2 症状
3 检查指标
4 治疗
5 用药
6 饮食
视网膜-小脑血管瘤病
• 英文名称:retino-cerebellar angiomatosis
• 俗称:von Hippel—Lindau病
• 就诊科室:内科,五官科,神经内科,眼科
• 常见症状:颅内压增高,智力障碍,视乳头水肿
• 传染性:不会传染
• 患病部位:头部
• 遗传性:遗传性
• 易感人群:所有人
• 相关疾病:
帕金森病症状波动怎么治?
帕金森病症状波动的治疗方法如下:1、选择长效的多巴类药物,如长效的多巴息宁或者西莱美;2、选择长效的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缓释片或者罗替戈汀、罗匹尼罗等;3、推荐单胺酶氧化抑制剂;4、DBS手术;5、阿扑吗啡皮下的持续泵入或者卡比多巴凝胶肠内的持续泵入。
帕金森病早期怎么治?
帕金森的早期治疗方法如下:1、早期可以单药治疗,比如受体激动剂、单胺酶氧化抑制剂等,也可以联合使用多巴类药物;2、对于早发帕金森病的年轻患者,单药治疗很难满足工作场所的需要,因此通常会联合用药多巴。总体而言,帕金森的早期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工作需求,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帕金森病患者服用苯海索的注意事项
帕金森病患者服用苯海索的注意事项如下:1、青光眼、尿潴留、前列腺增生的患者禁用苯海索;2、苯海索会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因此60岁以上的老年人谨慎使用此药;3、心脏病、心功能不好、高血压、肠梗阻、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服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口干、心动过速、便秘、尿潴留等副作用。
感染途径
• 遗传因素
视网膜-小脑血管瘤病是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是否发病。视网膜-小脑血管瘤病暂时还没有明确的病因表述。
• 环境因素
视网膜-小脑血管瘤病不是传染病,不会传染给其他人。传染病是指传染源(人或是其他寄主)携带病原体,通过传播途径感染易感者的疾病。视网膜-小脑血管瘤病是非感染性疾病,无传染源存在,自然没有传染之说。
症状
• 颅内压增高,智力障碍,视乳头水肿
1.文献关于本病的眼征记载:
在视网膜血管瘤晚期易继发视网膜渗出、出血和脱离,玻璃体出血,黄斑变性、葡萄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等多种改变;若颅内压增高,还可引起视乳头水肿,也可有虹膜血管瘤。
2.中枢神经系统(CNS):
根据受损部位可出现共济失调、头昏、头痛、眩晕、智力障碍、癫痫、颅高压、精神失常等症状,个别报告合并脊髓空洞症。少数病例有高血压可能与肾上腺样瘤有关;小脑成血管细胞瘤还可破裂出血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而死亡。
检查指标及确诊
• 检查指标
诊断检查:
据Filling—Katz等(1991)新近报告用钆(gadolinium)增强MRI技术观察本病50例CNS损害的表现和分布,使人耳目一新。36例(72%)有一处或多处CNS病变,多发部位依次为小脑(52%)、脊髓(44%)和脑干(18%);病变多见于颅颈结合部和脊髓圆锥的原因尚不明。41%有CNS肿瘤的患者无神经症状,包括半数的小脑瘤、脊髓瘸及41%的脑干瘤。不少病例有多处受损,患者平均年龄34.5岁,与有CNS损害的平均年龄(34.4岁)相当,提示与年龄无关。CNS病变多于l0岁以后出现,凡有本病危机者应于10岁后接受增强MRI检查,尽管眼科检查应尽早开始。临床无症状的病变不少;早发现,早治疗。无论眼肿瘤或脏器肿瘤,凡可治者就可免于失明或夭亡。
血管瘤除眼与CNS多见外,还散见于肾上腺、肺、肝、脾等脏器和组织。
治疗
• 一般治疗
预防:
对无症状的亲属,除上述增强MRI可以发现外,也可用眼底镜、X线肾脏断层拍片或CT等法筛查。
治疗:
小脑血管瘤属良性,及时彻底切除可改善预后。
用药
饮食
• 饮食保健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调节,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忌吃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