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 感染途径

2 症状

3 检查指标

4 治疗

5 用药

6 饮食

血脂异常

• 英文名称:dyslipidemia

• 俗称

• 就诊科室: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

• 常见症状:血脂异常,四肢麻木,晨起头晕,眼睑黄疣,血清HDL-C水平减低,血清TG水平升高

• 传染性:不会传染

• 患病部位:血液系统

• 遗传性:不会遗传

• 易感人群:所有人

• 相关疾病

感染途径

• 遗传因素

  血脂异常不会遗传。疾病可分为遗传病和非遗传病两大类。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由感染或伤害引起的则是非遗传病。血脂异常属于非遗传性疾病,病因如下:

  血脂异常除少数是由于全身性疾病所致的继发性血脂异常外,绝大多数是因遗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原发性血脂异常。原发性血脂异常是由遗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生活方式包括暴饮暴食、嗜酒、偏食、饮食不规律等不良饮食习惯及缺乏体力活动、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等。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继发性因素由于各种疾病继发引起的,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肾移植、胆道阻塞等。

• 环境因素

  血脂异常不是传染病,不会传染给其他人。传染病是指传染源(人或是其他寄主)携带病原体,通过传播途径感染易感者的疾病。血脂异常是非感染性疾病,无传染源存在,自然没有传染之说。具体病因如下:

  血脂异常除少数是由于全身性疾病所致的继发性血脂异常外,绝大多数是因遗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原发性血脂异常。原发性血脂异常是由遗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生活方式包括暴饮暴食、嗜酒、偏食、饮食不规律等不良饮食习惯及缺乏体力活动、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等。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继发性因素由于各种疾病继发引起的,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肾移植、胆道阻塞等。

症状

• 血脂异常,四肢麻木,晨起头晕,眼睑黄疣,血清HDL-C水平减低,血清TG水平升高

  血脂异常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1)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 (2)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 产生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病等。由于血脂异常时黄色瘤的发生率并不十分高,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所以多数血脂异常患者并无任何症状和异常体征发现。而患者的血脂异常则常常是在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测定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时被发现的。

检查指标及确诊

• 检查指标

  1.诊断检查:

  1.1.问诊要点

  1.1.1.注意询问患者有无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心慌、胸痛、乏力、肢体麻木等症状。

  1.1.2.注意询问患者既往体检血脂有无异常及具体数值、发病年龄。如有异常,有无服用过调节血脂药物。

  1.1.3.询问患者平时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吸烟史。

  1.1.4.询问患者有无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噻嗪类药物、胰腺炎等。

  1.1.5.注意询问患者有无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肝脏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脏疾病。

  1.1.6.询问患者有无血脂异常、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男性一级亲属<55岁,女性一级亲属<65岁)。

  1.2.血脂异常的查体要点

  1.2.1.注意观察患者体型,测量身高、腰围、腹围,计算体重指数、腰臀比。

  1.2.2.观察患者有无扁平黄色瘤、掌皱纹黄色瘤、肌腱黄色瘤、结节性黄色瘤及结节疹性黄色瘸出现。如有,则应高度怀疑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家族性载脂蛋白B-100缺陷症。疹性黄色瘤提示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

  1.2.3.触诊患者有无肝、脾肿大。

  1.2.4.检查患者关节,结合病史确诊有无游走性多关节炎。

  1.3.血脂异常的进一步检查

  1.3.1.血浆外观检查:可判断血浆中的乳糜微粒(主要含甘油三酯)含量。将血浆放置于4℃冰箱中过夜后,如见到“奶油样”顶层而下层澄清,表明乳糜微粒(CM)的含量较高。Ⅱa和Ⅱb型者的血浆澄清或轻度浑浊;Ⅲ型的血浆浑浊,可见模糊的“奶油样”顶层;Ⅳ型澄清或浑浊,一般无“奶油样”;顶层;V型可见“奶油样”顶层,下层浑浊。家族性脂蛋白酶缺陷症和家族性载脂蛋白CⅡ缺陷症患者的新鲜血浆呈乳白色,于4℃放置12h后,可见血浆表面有一层白色漂浮物。

  1.3.2.脂蛋白电泳:可分为CM、前β、β和α四条脂蛋白区带。

  1.3.3.超速离心:可分辨CM、VLDL、IDL、LDL和HDL等组分。

  1.3.4.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测定:应在空腹9~12h后进行,无症状人群应每5年测定一次血脂谱。直接测定血浆LDL-C浓度的过程较为复杂,一般是通过Friedewald公式进行计算而得出,即LDL-C(mg/dl):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5。当血浆TG在4.0mmol/L以内时,采用这一公式计算比较可靠;当TG超过4.0mmol/L时,则不能用该公式计算。

  1.3.5.肝功能、肾功能、TSH、尿液分析:目的是为了排除继发性血脂异常。

  1.4.血脂异常的诊断

  1.4.1.诊断要点:2007年发表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提出了我国人群血脂水平分层标准。

  1.4.2.血脂异常的分类、分型和危险分层

  高脂蛋白血症的表型分类法:基于各种血浆脂蛋白升高的程度不同,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高脂蛋白血症分型,共分为6型。

  按是否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分类:分为继发性或原发性高脂血症。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所引起的血脂异常。可引起血脂升高的系统性疾病主要有糖尿病、肾病综合征、透析、肾移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原贮积症、骨髓瘤、脂肪萎缩症、急性卟啉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此外,某些药物如利尿药、β受体阻滞药、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引起继发性血脂升高。在排除了继发性高脂血症后,即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是由于先天性基因缺陷所致,例如LDL受体基因缺陷引起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而另一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病因目前还不清楚。

  血脂异常的基因分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已逐步深入到基因水平。已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高脂血症患者存在单一或多个遗传基因的缺陷。由于基因缺陷所致的高脂血症多具有家族聚集性,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故临床上通常称为家族性高脂血症。

  危险分层:全面评价心血管病的综合危险是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的必要前提,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制定了我国的血脂异常危险分层方案。

  2.鉴别诊断:血脂异常需要与继发性疾病相互鉴别诊断。

治疗

• 一般治疗

  1.血脂异常的治疗概要:

  血脂异常以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措施。常用三种药物来治疗血脂异常,即HMG-CoA还原酶抑制药(他汀类)、苯氧酸类(贝特类)及烟酸类。决定采用药物进行调脂治疗时,需要全面了解患者患冠心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及伴随的危险因素情况。

  2.血脂异常的详细治疗:

  血脂异常的治疗:

  2.1.一般性治疗

  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措施。坚持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戒烟、增加体力活动可作为一线治疗,特别是对代谢综合征或2型糖尿病更为有效。饮食治疗除可使血浆总胆固醇水平降低外,还有助于减肥,并使调脂药物发挥更佳效果。饮食中的糖类应以谷类为主,并适当控制纯糖类食品的摄入。合理的单(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可降低血浆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食用油应以植物油为主,每人每天用量以25~30g为宜。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严格限制胆固醇和脂肪酸的性纤维。除了上述生活方式改善外需要同时治疗并发的冠心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

  2.2.药物治疗血脂异常

  无冠心病者经过3~6个月的生活方式调整及饮食控制,或有冠心病者再进行1~2个月的非药物性基础治疗后,其血脂水平仍未达到控制标准,应选用调脂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三种药物来治疗血脂异常,即HMG-CoA还原酶抑制药(他汀类)、苯氧酸类(贝特类)及烟酸类。

  2.2.1.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

  血脂异常的用药指导

  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是指血浆胆固醇水平高于正常,而血浆甘油三酯则正常。这种情况首先选用他汀类(HMG-CoA还原酶抑制药),也可选用胆酸螯合剂、普罗布考、弹性酶和烟酸。

  血脂异常的处方(选择下列一种药物).

  阿托伐他汀l0mg po qd

  辛伐他20mg po qd

  烟酸l.0g po tid

  用药说明

  少数患者可出现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头痛、失眠、乏力、皮疹、肌病及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如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肌病和肝功能异常等应停药。

  根据2009年发表在《内科学文献》上的一项研究报道,红曲米(red yeast rice)能降低那些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的患者LDL-C的水平。

  2.2.2.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用药指导

  轻至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常可通过饮食治疗使血浆甘油三酯水平降至正常,不必进行药物治疗。而对于中度以上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则可选用贝特类调脂药物或鱼油制剂。

  处方

  非诺贝特0.2g po qd

  用药说明

  贝特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口干、食欲减退、大便次数增多、湿疹等。偶见血清转氨酶,血尿素氮或血肌酐升高。长期应用应定期进行肝肾功能检查。非诺贝特可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需注意抗凝药剂量的调整。

  2.2.3.混合型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的用药指导

  混合型高脂血症是指既有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又有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口这种情况还可分为两种亚型:以胆固醇升高为主或是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若是以胆固醇升高为主,则首选HMG-CoA还原酶抑制药;如果是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在TG≥5.65mmol/L(500mg/dl)者易反复发生胰腺炎,此时应首先考虑使用贝特类药物迅速降低TG水平。为了提高血脂达标率,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同类别调脂药的联合应用是一条合理的途径。当血浆胆固醇≥7.8mmol/L(300mg/dl)时,常需联合用药。由于他汀类药物作用肯定、不良反应少、可降低总死亡率以及有降脂作用外的多效性作用,联合降脂方案多由他汀类药物与另一种降脂药组成。

  2009年发表的一项临床试验显示,当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时,缓释烟酸可使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显著消退。

  2.3.血脂异常患者开始调脂治疗的标准值及治疗目标值

  在决定采用药物进行调脂治疗时,需要全面了解患者患冠心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及伴随的危险因素情况,以降低LDL-C作为首要目标。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主要结合我国人群的循证医学的证据制定这些数值。不同的危险人群,开始药物治疗的LDL-C水平以及需达到的LDL-C目标值有很大的不同。

用药

盐酸芬氟拉明片:严重心律失常、高空作业者、驾驶员等慎用。 治疗期间不要间歇性服药,疗程最后4~6周内应逐渐减量而至停药,不宜突然停服;连续服药时间不应超过6个月,否则易发生耐药性及依赖心理;精神抑郁症、癫痫患者及孕妇禁用。还有:排毒清脂片、脂必泰胶囊、降脂排毒胶囊、葶苈降血脂胶囊、弹性酶肠溶片。

饮食

• 饮食保健

  中医自古就有“医食同宗”之说。在众多的传统中医秘方里,不少都是以食物为主而产生神奇疗效的,而日常饮食中的许多普通食物,其实就是降低血脂的良药。

  1.大豆:大豆含有豆固醇,豆固醇与谷固醇一样,都是植物固醇,摄入植物固醇以后,人体不仅不能吸收它,而且能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其原理可能是,植物固醇的分子结构与胆固醇的极其相似,可以作为竞争性抑制剂,抑制肠腔中的胆固醇水解,从而减少了胆固醇的吸收。另外,大豆及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和卵磷脂,三者均可降低血中的胆固醇。尤其重要的是,大豆及其制品中还含有大豆的皂苷(如豆浆煮涨时浮起的那层泡沫状物质),这种物质能有效降低血脂,还具有减肥和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血脂高的人,可以通过经常吃一些豆腐、豆芽菜以及各种豆类食品来降低血胆固醇。对于血脂不高的病人,可以起到预防高脂血症的作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是大有好处的。

  2.黄瓜:黄瓜中含有细纤维,具有促进肠道腐败物质排泄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另外,黄瓜中含有的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尤其适用于心血管病患者。

  3.大蒜:新鲜大蒜能够大大降低血液中的有害胆固醇的含量。大蒜粉剂制品可降低8%的胆固醇,而新鲜的大蒜或大蒜提取物则可降低15%的胆固醇。大蒜的降脂效能与大蒜内所含的物质——蒜素有关。大蒜的这一有效成分有抗菌、抗肿瘤特性,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糖和血脂等。将几滴蒜素滴入牛奶,牛奶中的胆固醇大为降低。

  4.洋葱:其降血脂效能与其所含的烯丙基二硫化物及少量硫氨基酸有关,这些物质属于配糖体,除降血脂外还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是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理想食物。洋葱也是目前所知唯一含前列腺素的植物。洋葱的成分特点,使它对人体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外围血管和心脏冠状动脉的阻力,对抗体内儿茶酚胺等升压物质以促进钠盐排泄等作用。据实验,一般冠心病患者,每日食用50~75克洋葱,其作用比目前临床常用的降血脂药物安妥明还要强。

  5.牛奶:含有羧基,甲基戊二酸,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此外,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钙,也可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6.生姜:生姜内含有一种类似水杨酸的有机化合物,该物质的稀溶液是血液的稀释剂和防凝剂,对降血脂、降血压、防止血栓形成有很好的作用。

  7.甲鱼:具有滋阴、进补的作用。实验证明,甲鱼能有效地降低高脂饮食后的胆固醇含量。

  8.芦笋:在国外有“长寿草”之誉,对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及癌症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测定表明,每100克鲜芦笋含胡萝卜素200毫克、维生素C 21毫克,此外尚有多种B族维生素。

  9.胡萝卜:众所周知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每100克中含胡萝卜素362毫克(换算成维生素A相当于2015国际单位),是一种防癌蔬菜。它还含5种必需氨基酸、十几种酶及钙、磷、铁、氟、锰、钴等矿物元素和纤维素,这些成分显然对防止冠心病大有好处。胡萝卜中还含有槲皮素、山萘酚等,临床医学已证明它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脂、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因此胡萝卜又具有降血压、强心等功能。

  10.黄豆芽:黄豆本身就是高血脂和动脉硬化患者的有益食物。黄豆生成豆芽后,糖类中的产气因子被破坏,食用后不会产生腹胀等不适感觉,这对冠心病患者更为有利。黄豆在发芽后,有碍于消化吸收的植物凝血素消失,不利于维生素A吸收的抑制氧化酶被去除,妨碍人体对微量元素吸收的植酸被降解,这一切对患者有效利用黄豆营养和改善症状更为有利。

  11.茄子:茄子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紫色茄子还含维生素P。常食茄子可防止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增高,还具有预防黄疸、肝肿大、痛风、动脉硬化等病症的作用。茄子纤维中含有皂草甙,具有降低血液胆固醇、提高微血管弹性、防止小血管出血的功效,有利于心血管疾患的防治。

  12.韭菜:韭菜含有挥发性精油及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及丰富的纤维素。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这些物质对高血脂及冠心病患者十分有益。韭菜中还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矿物质,这些营养成分的作用也不容低估。

  13.芹菜:芹菜除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A原、维生素C、烟酸等外,还含有元荽甙、挥发油、甘露醇、环己六醇等,具有健胃、利尿、降压、镇静等作用。国内以旱芹制成的酊剂,对早期高血压有明显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