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 感染途径

2 症状

3 检查指标

4 治疗

5 用药

6 饮食

震颤

• 英文名称:tremble

• 俗称

• 就诊科室:内科,神经内科

• 常见症状:吞咽困难,震颤,流涎,面具脸,扭转痉挛

• 传染性:不会传染

• 患病部位:神经系统

• 遗传性:不会遗传

• 易感人群:所有人,老年人

• 相关疾病: 无

感染途径

• 遗传因素

  震颤不是遗传病,但是小部分患者的发病可能与遗传有关。有家族史的家庭成员,发生的比率比没有家族史的要高些,说明震颤的发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是无明确的对应关系。具体病因如下:

  1原发性(良性遗传性)震颤:一种细微至粗大的慢震颤,通常影响手,头及声带,在50%病例中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素震颤可为单侧性震颤在静止时很轻微或不发生,当病人执行精巧动作时能引发震颤。2生理性震颤:可见于焦虑,紧张,疲劳,代谢紊乱(例如,酒精的戒断,甲状腺毒症),或某些药物的应用(例如,咖啡因及其他磷酸二酯酶抑制剂,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肾上腺皮质激素)。3帕金森病的静止性震颤:小脑疾病的震颤意向性震颤(如见于多发性硬化与其他小脑传出障碍疾病)出现在运动的肢体接近目标的时候,支持性(位置性)震颤是肢体近端一种粗大的转动性震颤。

• 环境因素

  震颤不是传染病,不会传染给其他人。传染病是指传染源(人或是其他寄主)携带病原体,通过传播途径感染易感者的疾病。震颤是非感染性疾病,无传染源存在,自然没有传染之说。具体病因如下:

  1原发性(良性遗传性)震颤:一种细微至粗大的慢震颤,通常影响手,头及声带,在50%病例中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素震颤可为单侧性震颤在静止时很轻微或不发生,当病人执行精巧动作时能引发震颤。2生理性震颤:可见于焦虑,紧张,疲劳,代谢紊乱(例如,酒精的戒断,甲状腺毒症),或某些药物的应用(例如,咖啡因及其他磷酸二酯酶抑制剂,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肾上腺皮质激素)。3帕金森病的静止性震颤:小脑疾病的震颤意向性震颤(如见于多发性硬化与其他小脑传出障碍疾病)出现在运动的肢体接近目标的时候,支持性(位置性)震颤是肢体近端一种粗大的转动性震颤。

症状

• 吞咽困难,震颤,流涎,面具脸,扭转痉挛

  1.生理性震颤

  指正常人身体某部分的细小的动作性震颤,通常影响双手,但也可累及身体各部分,幅度轻微,形式固定,一般不对正常活动造成障碍。主要为姿势性震颤,令被检查者平伸双手,在手背上搁一张纸时容易看到8~12 Hz的震颤。入睡后仍可出现。

  2.病理性震颤

  (1)静止性震颤

  指肢体完全被支撑、消除重力影响后,相应肌肉自主收缩时产生的震颤.即在躯体肢体完全休息不动时出现的震颤。人睡后震颤消失,运动时震颤减轻或消失。震颤频率为5~10 Hz,比较有节律。形式上静止性震颤与部分性肌痉挛有些相似,需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鉴别。

  1)震颤麻痹:即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临床上以锥体外系运动障碍为特征: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震颤和强直。患者还可出现吞咽困难,自主神经运动障碍和痴呆。虽然震颤麻痹患者早期也表现为震颤。但大部分研究学者仍认为特发性震颤和震颤麻痹是不同的疾病。震颤麻痹患者无论静止时或运动时均出现“搓丸样动作”震颤,惠者出现运动减少和运动徐缓。特殊的“面具脸”、慌张步态和特殊的姿势:头部前屈、躯干前倾,行走时两上肢屈曲,不见摆动,协同运动消失。并且肌张力增强,起病的年龄和起病形式等都可以和特发性震颤相区别。特发性震颤罕见静止性震颤。

  2)老年性震颤:发生于老年人。震颤初期只是在运动时出现,之后在静止时也存在。其频率、幅度与帕金森综合征类同。震颤以头、下颌与唇部多见.呈点头状或左右侧向震颤,但无肌张力增强及运动减少的特点。

  3)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曲于铜在体内过度蓄积,损害肝、脑等器官而致病。本病大多在10-25岁间出现症状,男稍多于女。家族中常有多个相同疾病患者。震颤以细微的震颤、轻微的言语不清或动作缓慢为其首发症状,以后逐渐加重至粗大震颤。典型者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强直性增高,运动缓慢,面县样脸,语言低沉含糊,流涎,咀嚼和吞咽困难。不自主动作以震颤最多见,常在括动时明显,严重者除肢体外头部及躯干均可波及,此外也可有扭转痉挛、舞蹈样动作和手足徐动症等。精神症状以情感不稳和智能障碍较多见,严重者面无表情。口常张开、智力减退。少数可有腱反射亢进和锥体束征,有的可出现癫痫样发作。患者角膜后缘与巩膜交界处可见宽约2~3 mm左右的棕黄或绿褐色色素环(Kayser-Fleischer环.K—F环)。用裂隙灯检查可见细微的色素颗粒沉积,为本病重要体征。

  4)甲状腺功能亢进性震颤:通常微细,局限于手指。两手平伸或用力时明显。患者伴有明显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可资鉴别。

  (2)意向性震颤

  出现于随意运动时,故又称运动性震颤(kinetic trem—or),指在任何肌肉自主收缩过程中发生的震颤。常在肢体运动时或开始运动时出现,快达到目标时最为明显。与静止性震颤相比。呈无节律、振幅大、受情绪影响而增强。主要见于小脑及其传出通路的病变,如小脑肿瘤、血管性病变、多发性硬化、弥漫性轴周性脑炎、播散性脑脊髓炎等。

  1)小脑疾患:小脑病变时主要表现为意向性震颤,系齿状核或发自齿状核的通路病变所致。静止时不出现震颤,运动时震颤速度不快,但振幅粗大,不规则。如作指鼻试验或举杯动作时,震颤变大且更为明显。伴有运动障碍。

  2)多发性硬化:本病以小脑性意向性震颤为多,常为意向性震颤和姿势性震颤合并出现。患者在静止时不出现震颤,而在坐位或立位时头与躯干前后摇动,振幅开始较小,以后逐渐增大。一般上肢震颤较下肢重且更明显。结合反复发作的脑、脊髓和视神经受损的特征可考虑诊断。

  (3)姿势性震颤

  当肢体或躯体某一部位抵抗重力,在维持某种姿势时产生的震颤。肌张力在主动随意运动时增高而产生的震颤。即在静止状态下不出现,只有当患者身体处于某种姿势的情况下才出现震颤。

  1)特发性震颤:起病早且常有震颤家族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姿势性震颤为本病的唯一症状。往往见于手部,影响精细动作、书写和用匙筷进食。其次为头部,表现为细小的点头或摇头动作:患者平举上肢时,可见双侧指部和腕部的5~8次/秒震颤,振幅不定,在精神紧张时加剧。本病既无肌强直及运动减少,又无肌张力低下、共济失调、眼震和醉汉步态等症状,易与震颤麻痹和小脑疾患相鉴别。

  2)扑翼震颤:主要特点为姿势性震颤。在静止与睡眠时消失,精神兴奋时增强。当患者两上肢前伸平举,手指分开时震颤明显。当患者腕部伸直维持一定姿势时,腕关节突然屈曲,而后腕关节又可迅速伸直至原来的位置,这样反复的腕关节屈曲及伸直,状如扑翼。这种震颤以不规则、无节律、振幅经常有变化为特征,主要见于全身性代谢疾病,虹肝昏迷、尿毒症、慢性肺功能不全、低血钾、心力衰竭时的红细胞增多症、脂肪泻、Whipple病及低血镁症,系由中枢神经系统反复抑制和兴奋肌张力所致。

  3)中毒和感染性震颤:各种药物和酒精、锂、铅、磷、镁、汞、一氧化碳等中毒以及各种感染(如伤寒、水痘、天花)均可发生姿势性震颤。如酒精中毒时的这种震颤干静止时不明显,当上肢前伸手指分开并保持此姿势时震颤明显,以震动性震颤为其特征。多发生于手指,进而波及舌、面肌和鼻翼肌。在笑和说话时可以见到细小的震颤。汞中毒引起的震颤,呈中等节律震颤。静止时出现,运动时更突出,越近目的地,震颤越强。即静止性震颤与姿势性震颤混合出现,在疲劳与精神兴奋时增强。

  (4)混合性震颤

  同时具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震颤称混合性震颤,如小脑病变、肝豆状核变性可合并发生静止性、姿势性及意向性震颤。癔症性震颤表现为多变不规则的震颤,震颤大小不一。静止和运动时都存在。有明显的精神因素,常伴有其他癔症性症状,分散病人注意时震颤缓解,集中注意于病变部位时震颤增强。

检查指标及确诊

• 检查指标

治疗

• 一般治疗

  治疗

  除一般支持治疗外,治疗包括抗胆碱能药物、多巴胺能药、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等药物冶疗和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应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并可配合体疗、理疗。晚期患者应加强护理和生活照顾,加强营养,防止并发症,延缓全身衰竭的发生。

  特发性震颤一般不需要治疗。避免不舒适的体位有助于减轻震颤。震颤的治疗采取舒适的姿势或紧紧握住靠近身边的物体,可使震颤减轻。

  当震颤影响到使用碗筷,或由于工作性质,需要控制震颤时,震颤的治疗可用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类药物,若这类药无效,可用扑痫酮(去氧苯比妥)。如果震颤十分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而药物治疗又无效时,可考虑作脑部手术。

用药

抗胆碱能药物、多巴胺能药、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等药物。

饮食

• 饮食保健

  患者在饮食方面没有很多要注意的,饮食相对固定,蔬菜、肉类和米饭的比例搭配要合适,蔬菜的种类,特别是绿叶蔬菜要相对固定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