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佘生林

教授
主任医师

• 职称:主任医师 / 教授

• 执业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精神科

• 擅长疾病: 睡眠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青少年期情绪和行为等问题的早期干预和治疗,以及常见精神障碍的全病程综合康复培训、精神疾病的管理与心理治疗。

偷窥症患者通常有哪些行为表现
2024-10-22 13:35:46

描述问题: 偷窥症患者通常有哪些行为表现

  • 医生回复:

    偷窥症患者的行为表现多样,如窥视他人隐私部位、跟踪他人、秘密观察他人生活、长期窥探特定对象、利用特殊设备进行偷窥等。
    1. 窥视他人隐私部位:指故意观察他人的性器官或私密部位。
    2. 跟踪他人:悄悄跟随他人以寻找机会进行偷窥。
    3. 秘密观察他人生活:包括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观察其日常起居、活动。
    4. 长期窥探特定对象:对某一特定个人持续进行偷窥行为。
    5. 利用特殊设备进行偷窥:借助摄像头、望远镜等工具进行偷窥。
    总之,偷窥症是一种不健康且不道德的行为,若发现有此类倾向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