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述问题: 颅内高压应如何有效治疗
医生回复:
颅内高压是指颅内压持续高于正常范围,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颅脑损伤、脑肿瘤、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 一般治疗:患者需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抬高床头约 15 - 30 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2.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甘露醇、呋塞米、甘油果糖等脱水剂,能减少脑组织中的水分,降低颅内压;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可减轻脑水肿;还可使用人血白蛋白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
3. 手术治疗:如果颅内高压是由于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肿瘤等引起,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肿瘤;对于脑积水导致的颅内高压,可行脑脊液分流术。
4. 其他治疗:如过度换气,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降低二氧化碳分压,使脑血管收缩,减少脑血流量,从而降低颅内压。
5. 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控制颅内感染、处理脑血管疾病等。
颅内高压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应在正规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垂体腺瘤是什么
垂体腺瘤是发生于垂体前叶的一种良性肿瘤,这种肿瘤发生率非常高,大概有10%-20%左右的发生率。然而绝大多数的垂体腺瘤都是无功能的或是偶发性的,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其中,大概只有1%垂体腺瘤需要医学干预。
垂体有什么功能?
垂体是一个在大脑最核心部位的内分泌的器官,主要产生激素,如泌乳素、黄体增生素、卵泡刺激素、生长激素、促甲状腺素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这些激素分别靶向于性腺轴、肾上腺轴与甲状腺轴。如最常见的生长激素,能促进儿童成长。
垂体瘤早期筛查要做哪些检查
垂体瘤没有明确的病因,想预防垂体瘤不太现实。但能做到早筛早诊非常关键,特别是很多功能性腺瘤,有症状非常明确的信号,如年轻女性在没有怀孕情况下出现泌乳、月经不调,要尽早检查,看妇科同时看是否有垂体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