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阳述

副主任医师

• 职称:副主任医师

• 执业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四五八医院-全军肝病中心

• 擅长疾病: 对多种传染病的诊治,尤其是慢性肝病的诊断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原因和危害有哪些
2025-05-23 13:16:00

描述问题: 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原因和危害有哪些

  • 医生回复:

    谷氨酰转肽酶偏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肝脏疾病、胆道梗阻、酗酒、药物影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如影响肝脏功能、导致黄疸、引发其他并发症等。
    1. 肝脏疾病:常见的有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肝硬化等。这些疾病会损害肝细胞,导致谷氨酰转肽酶释放入血,使其水平升高。
    2. 胆道梗阻:胆结石、胆管炎、胆管肿瘤等造成胆道阻塞,胆汁排泄不畅,可引起谷氨酰转肽酶升高。
    3. 酗酒:长期大量饮酒会损伤肝细胞,影响肝脏代谢功能,导致谷氨酰转肽酶偏高。
    4.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惊厥药、抗抑郁药、他汀类降脂药等,可能会引起肝脏损伤,导致谷氨酰转肽酶升高。
    5.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等,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肝脏组织,使谷氨酰转肽酶升高。
    总之,谷氨酰转肽酶偏高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示信号。一旦发现偏高,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