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述问题: 小便时疼痛是什么原因?
医生回复:
小便时疼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泌尿系统感染、尿路结石、前列腺炎、膀胱癌、外伤等。
1. 泌尿系统感染:这是导致小便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细菌侵入泌尿系统引发炎症,如尿道炎、膀胱炎等,会刺激尿道黏膜,产生疼痛。治疗通常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
2. 尿路结石:结石在尿路中移动时,可能刮伤尿路黏膜,导致疼痛。小结石可通过多喝水、多运动排出,较大结石可能需要体外碎石或手术治疗。
3. 前列腺炎:前列腺发炎时,会引起会阴、尿道等部位疼痛,小便时疼痛可能加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坦索罗辛、多沙唑嗪等,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4. 膀胱癌:肿瘤侵犯尿路组织时,也会造成小便疼痛,同时可能伴有血尿。治疗方法取决于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整体状况,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
5. 外伤:尿道受到外力损伤,如骑跨伤等,会导致小便疼痛。这种情况需要根据损伤程度进行处理,可能需要缝合或其他外科治疗。
总之,小便时疼痛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膀胱癌发生了转移应该如何治疗?
膀胱癌发生了转移后治疗主要以全身治疗为主,最经典的治疗手段是化疗,化疗对膀胱癌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常用治疗方式是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进行化疗,若化疗诱导以后再加上免疫治疗,治疗效果会更好。
如膀胱肿瘤已侵犯肌层是否一定要切除膀胱?
如膀胱肿瘤已侵犯肌层不一定都要切除膀胱,若患者不耐受手术、本人不愿意切除膀胱、肿瘤已经出现转移等情况下,可不切除膀胱。此类患者若能够规范进行保膀胱治疗,即采用电切、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法,也可能达到和根治性切除相同的效果。
膀胱切除后如何排尿,是否一定要戴尿袋?
膀胱切除后排尿方式视尿流改道而定,不一定都要戴尿袋。现在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原位新膀胱手术,手术后患者不用戴尿袋,可正常拉尿,生活更加的便利。但不是所有病人都能适合做原位膀胱,因此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医生掌握的技术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