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芮宏亮

主治医师

• 职称:主治医师

• 执业机构:北京安贞医院-肾内科

• 擅长疾病: 肾内科疾病

尿中出现疙瘩是什么原因
2025-03-19 19:48:42

描述问题: 尿中出现疙瘩是什么原因

  • 医生回复:

    尿中出现疙瘩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肿瘤、肾脏疾病、尿液浓缩等。
    1. 泌尿系统感染: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泌尿系统,导致炎症反应,可能使尿液中出现杂质或絮状物。常见的感染有尿道炎、膀胱炎等。治疗常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
    2. 泌尿系统结石:结石在泌尿系统中形成,部分小结石可能随尿液排出,表现为疙瘩样物质。治疗根据结石大小和位置,可选择药物排石(如肾石通颗粒、排石颗粒)、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石。
    3. 泌尿系统肿瘤:肿瘤组织坏死脱落,可能进入尿液。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肿瘤性质和位置,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4. 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影响肾脏滤过功能,导致蛋白质等物质进入尿液,形成沉淀。治疗需针对具体肾病类型进行,可能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
    5. 尿液浓缩:饮水过少、出汗过多等导致尿液浓缩,溶质析出,可能出现类似疙瘩的表现。增加饮水量可改善。
    总之,尿中出现疙瘩应引起重视,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明确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