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柳一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 职称:副主任医师 / 副教授

• 执业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 擅长疾病: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咳嗽、哮喘、鼻炎、鼻窦炎、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睡眠呼吸障碍等。及其他系统感染性疾病。

小朋友总闹脾气的原因有哪些
2025-03-13 04:38:36

描述问题: 小朋友总闹脾气的原因有哪些

  • 医生回复:

    小朋友总闹脾气,可能是生理因素,如身体不适、睡眠不足;也可能是心理因素,如需求未满足、缺乏安全感;还可能与环境有关,如家庭氛围紧张、学校压力大等。
    1. 生理因素:小朋友在身体不舒服时,比如生病、饥饿、疲劳或睡眠不足,容易情绪不稳定,表现为闹脾气。
    2. 心理因素:当他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内心缺乏安全感,也会通过闹脾气来表达。
    3. 环境因素:家庭氛围不和谐,父母经常争吵,或者在学校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都可能导致孩子情绪波动。
    4. 教育方式:家长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都不利于孩子良好情绪的培养。
    5. 社交问题:与小伙伴相处不融洽,遭遇排挤或欺负,也会让小朋友闹脾气。
    总之,小朋友闹脾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身心状况,营造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帮助孩子学会正确表达和管理情绪。

医生说
视频

一岁多宝宝发烧推拿按摩手法

发烧一般是指发热,一岁宝宝发热,通过不同的推拿手法,可以为宝宝起到发汗、退热的作用,如果宝宝有便秘情况,也能够起到通便的作用,具体的按摩手法包括清肺经、清天河水、六腑、推脊等。 1.清肺经:宝宝发热时,首先清除肺热,就要清肺经。肺经位于整根无名指上,清肺经时要强调离心为泻,可以使用直推法,从无名指指根到指尖进行推拿,或者只做螺纹面进行直推。 2.清天河水:天河水位于宝宝前臂内侧的正中线,即手肘线中部与腕周线中部的连线。清天河水则是从腕部到手肘的正中线进行直推的一种推拿按摩手法,手速要求100~120次每分,能够帮宝宝起到清热、退热的作用。 3.六腑:六腑是手掌根部与手肘连线的一段位置,通过从手肘的根部往手掌的掌纹直推,达到退烧的作用。但是六腑的清热力比较强,类似中药中大黄这味清热药物,因此操作时要控制好次数,切忌次数太多,否则容易导致宝宝出现腹泻症状。 4.推脊:具体操作为从第7颈椎的大椎穴开始往尾骨的长强穴进行直推,大椎穴位于宝宝低头时脖子处最高的骨头。推脊能够起到清热、退热的作用,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通便作用。

宝宝脾胃不好怎么推拿

宝宝脾胃不好,通过推拿可以规避药物对脾胃的影响,根据不同目的,有不同的推拿方法,常用的推拿方法和穴位包括脾经、胃经、大肠经等。 1.脾经 1-1.补脾经:若以脾虚为主宝宝可以的采取补脾经,脾经位于拇指的桡侧缘,补脾经则是采用直推法从指尖到指根进行直推。 1-2.清补脾经:若宝宝脾虚的同时又伴有积热的情况,可采取清补脾经推拿,推拿方法是沿指尖到指根进行来回的直推。 2.胃经 2-1.清胃经:若以食积为主的宝宝可以采取清胃经推拿,胃经是大鱼际赤白肉的交际处掌根到指根的一段位置,清胃经则是从掌根的横纹处往指根处进行直推,在宝宝手上可以从腕部往指尖处进行直推。 2-2.补胃经:若以胃部受寒为主的宝宝可采取补胃经推拿,一般按照离心为泻,向心为补的方法进行治疗,从指尖往掌根方向在胃经的地方进行直推。 3.大肠经 3-1.补大肠:若以腹泻为主的宝宝采取补大肠推拿,大肠经位于食指桡侧缘指尖到指根的一段位置,补大肠则是从指尖到指根进行直推。 3-2.清大肠:若以食积、便秘、腹胀、腹痛为主的宝宝,可采取清大肠推拿,从指根到指尖进行直推。 3-3.调大肠:若宝宝只是普通的脾胃不好,没有腹泻或者便秘的情况时,作为保健,可以进行调大肠的推拿,即在大肠经进行来回的直推,起到调和脾胃、促进消化的作用。

新生儿大脑的神经元数量比成人多吗

新生儿的大脑神经元的数量与成人的神经元一致,约为1000个亿的神经元。由于新生儿神经元的突触和形成链接生长速度快,且具备了一定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跟触觉能力,因此通过刺激五感能力,如视觉、听力、触觉等能增强神经突触的数量,加快突触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