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博炜

副主任医师

• 职称:副主任医师

• 执业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

• 擅长疾病: 膝关节炎,膝关节扭伤,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肘关节僵硬,骨髓炎及骨感染的诊疗

脚踝骨折是否会引起肌肉萎缩?
2025-02-28 00:06:48

描述问题: 脚踝骨折是否会引起肌肉萎缩?

  • 医生回复:

    脚踝骨折可能会引起肌肉萎缩,主要与活动减少、神经损伤、血液循环不畅、营养不良、废用性因素等有关。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身体稍有不适即应就医,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治疗。 1. 活动减少:脚踝骨折后,患者常需长时间固定休息,受伤部位活动受限,肌肉缺乏足够运动刺激,导致肌肉纤维逐渐萎缩。 2. 神经损伤:骨折时可能损伤周围神经,影响神经对肌肉的营养和支配功能,使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和代谢,进而出现萎缩。 3. 血液循环不畅:骨折会破坏局部血管,影响血液循环,肌肉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代谢产物堆积,影响肌肉正常功能,引发萎缩。 4. 营养不良:骨折恢复期间,若患者营养摄入不足,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重要营养物质,会影响肌肉的修复和生长,增加肌肉萎缩风险。 5. 废用性因素:长期不使用受伤脚踝对应的肌肉,会导致肌肉逐渐适应这种“闲置”状态,出现废用性萎缩。 脚踝骨折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是有可能引起肌肉萎缩的。患者骨折后应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保证营养摄入,以降低肌肉萎缩的发生几率。若出现肌肉萎缩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