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部腱鞘内的囊性肿物,多由关节过度活动、慢性损伤、感染、结缔组织黏液退行性变等因素引起。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穿刺抽液、手术治疗等。
1. 保守治疗:对于初发且较小的腱鞘囊肿,可通过局部热敷、按摩,减少关节活动等方法,促进囊肿自行吸收。热敷时可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每次 15 - 20 分钟,每日数次。按摩时需注意力度适中,避免造成损伤。
2. 穿刺抽液:在囊肿部位进行局部麻醉,用注射器穿刺抽出囊内液体,然后注入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曲安奈德等,加压包扎。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复发率。
3. 手术治疗:如果囊肿较大、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可考虑手术切除囊肿。手术能够彻底去除囊肿,但术后可能会有切口感染、瘢痕形成等风险。
4. 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若疼痛明显,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来缓解疼痛。但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5. 物理治疗:如超声波治疗、激光治疗等,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总之,腱鞘囊肿的治疗方法应根据囊肿的大小、症状、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选择。治疗后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以减少复发的可能。如发现腱鞘囊肿,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