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常伴有疼痛、皮疹等症状,可影响神经功能,具有一定传染性,好发于中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
1. 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
2. 症状:发病前常有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皮疹多沿某一周围神经区域分布,一般不超过正中线。常见于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
3. 好发人群: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患有艾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等疾病的人群)、近期过度劳累或精神压力大的人群。
4. 诊断:根据典型的单侧性、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皮疹及神经痛,一般不难诊断。有时需与单纯疱疹、接触性皮炎等相鉴别。实验室检查如疱液涂片检查、病毒培养、核酸检测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5. 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止痛治疗(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营养神经治疗(如维生素 B₁、维生素 B₁₂)等。局部治疗以干燥、消炎为主,可外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等。
6. 预防: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也是预防的有效措施之一。
带状疱疹虽然可能带来较大的痛苦,但通过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