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乙类传染病具体包括哪 26 种

2025-02-22 18:54:19

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1.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由 SARS 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2. 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会导致免疫系统受损,引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3. 病毒性肝炎:常见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可引起肝脏炎症、坏死和肝功能损害。

4. 脊髓灰质炎: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主要影响儿童,可导致肢体瘫痪。

5.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由禽流感病毒某些亚型毒株引起,病情严重,病死率高。

6.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症状有发热、皮疹、咳嗽等。

7. 流行性出血热:由汉坦病毒引起,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8. 狂犬病:由狂犬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动物咬伤传播,病死率极高。

9. 流行性乙型脑炎:由乙脑病毒引起,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多见于儿童。

10. 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通过伊蚊传播,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

11. 炭疽: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可分为皮肤炭疽、肺炭疽、肠炭疽等类型。

12.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和阿米巴原虫引起,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

13. 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低热等。

14. 伤寒和副伤寒: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引起,以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等为特征。

15.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冬春季发病较多,儿童发病率高。

16. 百日咳:由百日咳杆菌引起,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主要表现。

17. 白喉:由白喉杆菌引起,主要表现为咽、喉、鼻部黏膜充血、肿胀并有灰白色假膜形成。

18. 新生儿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引起,常在出生后 7 天左右发病。

19. 猩红热:由 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发热、皮疹、咽峡炎为主要症状。

20. 布鲁氏菌病:又称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21. 淋病:由淋病奈瑟菌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炎症。

22. 梅毒:由梅毒螺旋体引起,通过性接触、母婴和血液传播。

23. 钩端螺旋体病:由钩端螺旋体引起,临床表现多样,如发热、黄疸、出血等。

24. 血吸虫病:由血吸虫寄生在人体引起,主要影响肝脏和肠道。

25. 疟疾:由疟原虫引起,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为主要表现。

对于乙类传染病,预防至关重要。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按时接种疫苗等措施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同时,公共卫生部门也在不断加强监测和防控工作,以保障公众健康。

医生说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