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急救小常识包括处理烫伤、扭伤、鼻出血、异物卡喉、突发心脏骤停等。
1. 烫伤:轻度烫伤应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受伤部位 15-30 分钟,减轻疼痛和肿胀。若烫伤面积较大或严重,需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覆盖,及时就医。可备用的药物有湿润烧伤膏、磺胺嘧啶银乳膏、京万红软膏等。
2. 扭伤:在扭伤后的 24 小时内,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受伤部位,每次 15-20 分钟,每隔 2-3 小时一次。24 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可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活血止痛胶囊等药物,但需遵医嘱。
3. 鼻出血:让伤者坐下,身体前倾,头稍低,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持续 5-10 分钟。若出血不止,可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填塞鼻腔,及时就医。
4. 异物卡喉:若是成人,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站在伤者背后,用两臂环绕伤者的腰部,一手握拳,另一手握住握拳的手,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伤者的腹部,重复多次,直至异物排出。儿童则需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操作方式。
5. 突发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先进行 30 次胸外按压,按压位置在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深度 5-6 厘米,频率 100-120 次/分钟。然后进行 2 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
家庭急救知识在关键时刻能挽救生命,但在进行急救处理后,应尽快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