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心脏射频消融术的定义及相关知识

2025-02-22 05:05:39

心脏射频消融术是一种介入性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通过释放射频电流,破坏异常的心脏电传导通路,从而恢复正常的心律。它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多种心律失常类型,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

1. 原理:射频电流产生的局部高温使异常心肌组织凝固性坏死,阻断异常电信号传导。

2. 适用病症:常见的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由房室旁路或房室结双径路引起;心房颤动,常因心房内多个异位兴奋灶导致;心房扑动,多与心房内大折返环有关;频发的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由心室异位兴奋灶或折返环所致。

3. 术前准备:包括完善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检查等;术前禁食禁水;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药物。

4. 手术过程:患者在局部麻醉下接受手术,通过血管将电极导管送入心脏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进行消融。

5. 术后注意事项:卧床休息,穿刺部位加压包扎,观察有无出血、血肿;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服用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抗凝药等。

6. 风险与并发症:可能有出血、感染、心脏穿孔、血栓形成、心律失常复发等,但发生率相对较低。

总之,心脏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但患者在决定接受该手术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利弊和风险,以做出明智的选择。

医生说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