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通便作用的中药有大黄、火麻仁、决明子、番泻叶、郁李仁等。
1. 大黄:大黄是一种常见的泻下药,具有较强的泻下作用,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其苦寒沉降,善于泻热通便,适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秘结等症。但大黄的泻下作用较强,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以免损伤正气。
2. 火麻仁:火麻仁味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能润燥滑肠,适用于老人、产妇及体弱津血不足的肠燥便秘。其作用缓和,可单用煮粥或与其他润肠通便药同用。
3. 决明子:决明子性微寒,味甘、苦、咸。归肝、大肠经。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肠燥便秘等。
4. 番泻叶:番泻叶苦寒,归大肠经。其泻下导滞作用较强,适用于热结便秘、习惯性便秘等。但番泻叶不宜久用,以免引起依赖性。
5. 郁李仁:郁李仁味辛、苦、甘,性平。归脾、大肠、小肠经。能润肠通便,利水消肿。适用于肠燥便秘、水肿胀满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通便的应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病情辨证论治,合理选用药物。同时,在使用通便中药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多吃蔬菜水果,适当运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如果便秘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