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对身体会产生多方面的危害,治疗方法也较为多样。其危害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治疗方法主要有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及中医治疗等。
1. 危害方面
血尿: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红细胞进入尿液,导致尿液呈现红色或茶色。
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长期大量蛋白尿会影响身体代谢。
水肿:水钠潴留,常见于眼睑、面部、下肢等部位。
高血压:水钠潴留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肾功能损害:严重时可引起急性肾衰竭,影响肾脏正常功能。
2.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避免劳累,限制水、钠摄入。
对症治疗:使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减轻水肿;使用降压药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控制血压。
抗感染治疗:如有感染灶存在,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清除感染。
免疫抑制剂治疗:如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环磷酰胺等,抑制免疫反应。
中医治疗:根据辨证论治,使用中药方剂调理身体。
急性肾小球肾炎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注意休息和饮食,定期复查,以促进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