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妇科疾病包括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1. 阴道炎:阴道炎是阴道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常见的有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引起,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霉菌性阴道炎多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阴道分泌物呈豆渣样。细菌性阴道炎则是由于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引起,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治疗上,滴虫性阴道炎可使用甲硝唑、替硝唑等;霉菌性阴道炎常用克霉唑、咪康唑等;细菌性阴道炎可选用甲硝唑、克林霉素等。
2. 宫颈炎:宫颈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宫颈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常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伴有性交痛、下腹坠痛等。慢性宫颈炎可由急性宫颈炎迁延而来,也可由病原体持续感染所致,表现为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肥大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等;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微波等;对于宫颈息肉,可行息肉摘除术。
3. 盆腔炎: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主要症状为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热等。治疗常采用抗生素,如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等,必要时手术治疗。
4.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症状与肌瘤的部位、大小和有无变性相关,常见症状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下腹包块、白带增多等。治疗方法取决于患者的年龄、症状、肌瘤大小等,包括定期复查、药物治疗(如米非司酮)、手术治疗(肌瘤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等。
5. 卵巢囊肿:卵巢囊肿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囊肿多可自行消失。病理性囊肿包括巧克力囊肿、畸胎瘤等。较小的囊肿一般无明显症状,较大的囊肿可能会引起下腹坠胀、腹痛等。治疗方法有观察随访、药物治疗(如短效避孕药)、手术治疗(囊肿剥除术、患侧卵巢切除术)等。
总之,妇科疾病种类繁多,且症状各异。女性应关注自身健康,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