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情况,需要综合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其处理方式涉及疾病监测、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心理关怀以及分娩时机的选择等。
1. 疾病监测: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等指标的测定,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密切监测孕妇的体重、血压、心率等一般情况,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心率、胎动等。
2.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不易通过胎盘,在妊娠早期(前三个月)优先使用。甲巯咪唑在妊娠中晚期可作为替代选择。但药物使用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 饮食调整: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限制高碘食物的摄入,如海带、紫菜等。
4. 心理关怀:孕妇可能因疾病而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家人和医护人员应给予心理支持,帮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
5. 分娩时机:根据孕妇的病情控制情况、胎儿的成熟度以及产科指征,综合判断分娩时机。若病情控制良好,可等待自然分娩;若病情严重或出现产科并发症,可能需要提前终止妊娠。
总之,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需要孕妇、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在整个孕期,孕妇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