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多见于婴幼儿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用药、全身用药、口腔护理、营养支持及增强免疫力等。
1. 局部用药:常用的药物有制霉菌素混悬液、氟康唑溶液等。将药物涂抹于患处,每日多次,可有效抑制真菌生长。
2. 全身用药:对于病情严重或反复发作者,可能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非常重要。可以用 2%的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或擦拭口腔,改变口腔的酸碱度,抑制真菌生长。
4. 营养支持:保证患儿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
5. 增强免疫力: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可在医生评估后使用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等。
总之,鹅口疮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