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导致血小板低的原因都有哪些?

2025-02-15 02:18:46

血小板低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血小板生成障碍、血小板破坏过多、血小板分布异常、感染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1. 血小板生成障碍: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这些疾病会影响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功能,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全血细胞减少,包括血小板。

2. 血小板破坏过多:常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增加。某些药物如肝素、奎宁、磺胺类药物等也可能导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3. 血小板分布异常:常见于脾功能亢进,大量血小板滞留在脾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减少。

4. 感染因素:某些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EB 病毒等,细菌感染如败血症等,可能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或者导致免疫反应,破坏血小板。

5.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抗体不仅攻击自身组织,也可能破坏血小板。

总之,血小板低的原因较为复杂,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病史以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一旦发现血小板低,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医生说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