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肝癌介入治疗的定义及相关内容是什么

2025-02-14 19:39:35

肝癌介入治疗是一种针对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它通过血管将药物或栓塞剂输送到肿瘤部位,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等目的。其包括经肝动脉栓塞化疗、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射频消融介入等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

1. 治疗原理:肝癌介入治疗主要基于肝癌的血供特点。正常肝脏由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供血,而肝癌组织大多由肝动脉供血。通过介入手段阻塞肿瘤的供血动脉,使肿瘤缺血、缺氧,从而抑制肿瘤生长,甚至导致肿瘤细胞坏死。

2. 常用方法: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将化疗药物与栓塞剂混合,注入肿瘤供血动脉,栓塞血管的同时发挥化疗药物的作用。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TAI):直接将高浓度的化疗药物通过动脉注入肿瘤区域。

射频消融介入: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能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

3. 适用情况:适用于中晚期肝癌、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肝癌术后复发等情况。对于肿瘤体积较大、有多个病灶、侵犯血管或肝功能较差的患者,介入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4. 药物选择:常用的化疗药物有氟尿嘧啶、顺铂、表柔比星等。栓塞剂包括碘化油、明胶海绵颗粒等。

5. 优势与风险:优势在于创伤小、可重复进行、对患者全身影响相对较小。风险包括术后发热、疼痛、肝功能损害、栓塞后综合征等,但多数症状经过对症处理可缓解。

总之,肝癌介入治疗为肝癌患者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但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医生说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