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通常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乳头损伤、哺乳方式不当、自身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引起。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
1. 乳汁淤积:乳汁排出不畅,在乳腺内积聚,是导致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常见原因。应增加哺乳频率,每次哺乳尽量排空乳汁。
2. 细菌感染:乳头破损或婴儿口腔卫生不佳,细菌侵入乳腺引发感染。要注意乳头清洁,哺乳前后用温水擦拭。
3. 乳头损伤:不正确的哺乳姿势或婴儿过度吸吮可能导致乳头破损。及时处理乳头伤口,涂抹保护剂。
4. 哺乳方式不当:如哺乳间隔时间过长、未交替哺乳等。纠正哺乳方式,两侧乳房轮流哺乳。
5. 自身免疫力下降:产后身体虚弱,免疫力降低,易受病菌侵袭。保证充足休息,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需要引起重视,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有助于快速恢复。若症状加重,如出现高热、乳房红肿疼痛加剧等,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克林霉素等。同时,务必遵循医嘱,切勿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