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炎是一种心肌发生炎症性病变的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物理化学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引起。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1. 病因:常见的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心肌细胞,引发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自身抗体攻击心肌组织。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可能产生心肌毒性。长期暴露于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等物理化学因素也可致病。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
2. 症状:轻症患者可能仅有轻微的心慌、乏力。病情较重时,会出现胸痛,疼痛常为压榨性,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端坐呼吸等。还可能伴有发热、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3. 检查: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改变。心肌酶谱检测,如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等升高提示心肌受损。心脏超声能观察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4. 诊断:医生会综合患者的症状、体征、检查结果进行诊断。需要与冠心病、心包炎等疾病相鉴别。
5. 治疗: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加强营养。药物治疗常用的有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营养心肌的药物如辅酶 Q10、维生素 C 等。如果出现心力衰竭,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等。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能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病情危急时,可能需要进行心脏移植。
6. 预后: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痊愈,但部分患者可能遗留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后遗症,少数病情严重者可能死亡。
急性心肌炎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的治疗,以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