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幽门梗阻是怎么回事?如何应对?

2025-01-30 05:01:57

幽门梗阻是指胃幽门部位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狭窄或阻塞,导致胃内容物不能顺利进入十二指肠。其发生原因包括溃疡、肿瘤、先天性肥厚、炎症性狭窄、胃黏膜脱垂等。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

1. 溃疡:幽门管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反复发作,形成瘢痕组织,导致幽门狭窄。治疗上先采用药物治疗,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同时使用枸橼酸铋钾、果胶铋等保护胃黏膜。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要手术。

2. 肿瘤:胃部肿瘤,尤其是幽门部肿瘤,可阻塞幽门。通常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肿瘤,并根据肿瘤的分期和类型决定是否进行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3. 先天性肥厚:先天性幽门肌层肥厚,导致幽门狭窄。多需手术治疗来解除梗阻。

4. 炎症性狭窄:幽门部位的炎症导致组织水肿、增生,引起狭窄。需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如阿莫西林、甲硝唑等,同时进行对症治疗。

5. 胃黏膜脱垂:胃黏膜通过幽门管脱垂进入十二指肠,可引起梗阻。一般先进行保守治疗,包括调整饮食、卧床休息等,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

幽门梗阻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的疾病。患者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医生说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