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是肌肉在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其分级对于评估神经系统疾病和肌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肌张力分级通常依据肌肉的阻力、关节活动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 0 到 5 级,分别为 0 级、1 级、2 级、3 级、4 级和 5 级。
1. 0 级:正常肌张力。肌肉完全松弛,无任何阻力,被动活动肢体时没有任何阻力。
2. 1 级:轻度增加。在被动活动肢体时,出现轻微阻力,但活动范围不受限。
3. 2 级:中度增加。肌肉阻力明显增加,但关节活动范围大部分正常。
4. 3 级:重度增加。被动活动困难,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减小。
5. 4 级:僵直。受累部分肢体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6. 5 级:属于过度亢进,肢体在进行被动活动时,会出现持续的、固定的阻力,甚至出现肢体的扭曲。
准确评估肌张力的分级对于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及肌肉相关疾病至关重要。医生会根据具体的分级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果发现肌张力异常,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以便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