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抖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2025-01-06 12:16:31

发抖是一种身体的反应,通常不是一种具有积极功效与作用的现象。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寒冷环境中发抖有助于产热以维持体温,极度紧张时发抖可能是身体的应激反应。然而,多数情况下,发抖可能是疾病的症状表现,如帕金森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发热等。

1. 维持体温:在寒冷环境中,身体通过发抖这种肌肉收缩的方式增加产热,帮助保持核心体温稳定,防止体温过低对身体造成损害。

2. 应激反应:当面临极度紧张、恐惧等强烈的情绪刺激时,身体会出现发抖的应激反应,这是神经系统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3. 疾病提示:帕金森病患者由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导致肌肉控制失调,出现静止性震颤,表现为手抖等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代谢加快,神经兴奋性增高,可能引起手抖、身体抖动。低血糖发作时,能量供应不足,影响神经功能,可出现手抖、心慌、发抖等。发热时体温调定点上移,身体通过发抖来增加产热,试图升高体温以对抗病原体。

4.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的使用可能导致发抖的副作用,如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奋乃静等。

5. 中毒反应:重金属中毒如汞中毒、锰中毒等,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导致肌肉颤抖、发抖。

总的来说,发抖多数情况下是身体异常的信号,而非具有积极的功效与作用。如果出现频繁或持续的发抖,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查、血糖检测、神经系统检查等,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医生说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