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血常规采集的血液能保存多长时间?

2024-10-23 14:28:21

血常规采集的血液保存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保存温度、抗凝剂种类、检测项目要求、样本处理方式、存储容器质量等。

1.保存温度:一般来说,在 2 - 8℃的冷藏环境中,血常规样本可保存 2 - 3 天。如果在更低的温度,如 - 20℃以下冷冻保存,时间可能会延长,但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抗凝剂种类:常用的抗凝剂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能较好地保持血液细胞形态,在合适条件下可使样本保存一定时间。不同抗凝剂的效果有所差异。

3.检测项目要求:某些检测项目对血液新鲜度要求较高,需要尽快检测,可能在采集后数小时内就要进行。而对于一些相对稳定的指标,保存时间可稍长。

4.样本处理方式:离心处理等样本前处理步骤的规范与否,也会影响血液保存时间。处理得当能延长保存期限。

5.存储容器质量:优质的无菌、防渗漏的存储容器能更好地保持样本的稳定性,从而延长保存时间。

总之,为了确保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集的血液应尽快送检和检测。如果不能及时检测,应按照相关规范和实验室条件进行妥善保存。

医生说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