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宝进行儿保的时间间隔是怎样的

2024-10-23 15:52:54

宝宝进行儿保的时间间隔通常会根据其年龄阶段有所不同,一般包括出生后 42 天、3 个月、6 个月、8 个月、12 个月、18 个月、24 个月、30 个月、3 岁、4 岁、5 岁、6 岁等。不同阶段的儿保重点也有所差异。

1. 出生后 42 天:这是宝宝出生后的第一次儿保,主要检查宝宝的体重、身高、头围、心肺功能等基本身体状况,评估宝宝的喂养情况和黄疸消退情况。

2. 3 个月:此时重点关注宝宝的运动发育,如抬头、翻身的能力,还会检查听力、视力等。

3. 6 个月:评估宝宝的独坐能力、出牙情况,进行血常规检查,查看是否有贫血。

4. 8 个月:检查宝宝的爬行能力、语言发育的初步情况。

5. 12 个月:了解宝宝的站立、行走情况,进行智力发育评估,同时检查微量元素。

6. 18 个月:查看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大运动发展,如跑跳等。

7. 24 个月:评估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检查牙齿的生长情况。

8. 30 个月:重点关注宝宝的精细动作发展,如搭积木、画画等。

9. 3 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视力、口腔等,评估宝宝的心理和行为发育。

10. 4 岁:继续关注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进行视力筛查。

11. 5 岁:检查身体的各项指标,为入学做好准备。

12. 6 岁:进行入学前的最后一次全面儿保,包括身体、心理和智力等方面。

总之,按时带宝宝进行儿保,有助于及时发现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问题,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医生说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