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可能由痔疮、肛裂、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等疾病引起。
1.痔疮:是最常见的便血原因之一。由于肛门周围的静脉曲张,排便时摩擦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血液通常为鲜红色,附着在大便表面或便后滴血。
2.肛裂:多因大便干燥,排便时用力过度导致肛门皮肤裂伤。便血颜色鲜红,伴有肛门疼痛,疼痛呈周期性。
3.直肠息肉:息肉表面黏膜糜烂或溃疡时会引起便血,可为鲜红色或暗红色,一般无疼痛。
4.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便血常为黏液脓血便,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
5.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便血,血液常与大便混合,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等。
总之,出现便血症状应引起重视,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肛门指诊、肠镜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