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常见病例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早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等。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等。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免疫、胎盘缺血等有关。治疗方法包括休息、镇静、解痉,必要时降压、利尿,病情严重时可能需要终止妊娠。常用药物有硝苯地平、拉贝洛尔、硫酸镁等。
2.妊娠期糖尿病:孕期血糖代谢异常,多与胰岛素抵抗、遗传等因素相关。需要通过饮食控制、适当运动来调节,若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使用胰岛素治疗,如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
3.早产:指妊娠满 28 周至不足 37 周间分娩。常见原因有胎膜早破、多胎妊娠、感染等。治疗原则是抑制宫缩、控制感染、促胎肺成熟等。药物如利托君、阿托西班等。
4.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 24 小时内出血量超过 500 毫升。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治疗方法包括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缩宫素、麦角新碱等)、缝合伤口等。
5.胎膜早破:临产前胎膜破裂。可能由生殖道感染、羊膜腔压力升高、营养因素等引起。处理方法取决于孕周和母胎情况,预防感染,必要时终止妊娠。
总之,产科病例种类多样,孕妇应按时产检,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以保障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