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导致鼻塞的情况较为常见,主要有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药物性鼻炎等。
1.急性鼻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发病初期鼻黏膜血管痉挛、腺体分泌减少,表现为鼻内干燥、灼热感。随后鼻黏膜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加,出现鼻塞、水样鼻涕等症状。治疗上可使用利巴韦林、金刚烷胺等抗病毒药物。
2.慢性鼻炎: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前者鼻黏膜深层血管慢性扩张,腺体分泌增加,导致鼻塞呈间歇性、交替性。后者鼻黏膜、黏膜下组织甚至骨质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生肥厚,鼻塞多为持续性。治疗药物包括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
3.过敏性鼻炎:接触过敏原后,体内产生特异性 IgE 抗体,引发鼻黏膜炎症,出现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涕等症状。常见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治疗常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孟鲁司特钠等。
4.萎缩性鼻炎:鼻黏膜、腺体、骨膜和骨质等发生萎缩,鼻腔宽大,分泌物减少,形成痂皮,导致鼻塞。治疗可局部使用复方薄荷油滴鼻剂、鱼肝油滴鼻剂等。
5.药物性鼻炎:长期不恰当使用鼻用减充血剂,如麻黄碱滴鼻液等,引起鼻黏膜反跳性充血、肿胀,导致鼻塞。治疗首先需停用此类药物,然后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总之,不同类型的鼻炎导致鼻塞的原因和症状有所不同。一旦出现鼻塞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