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导致出血的情况较为常见,主要有干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
1.干燥性鼻炎:鼻腔黏膜干燥,腺体分泌减少,黏膜变薄、脆,容易破裂出血。常因环境干燥、长期粉尘刺激等引起。治疗上可使用生理性海盐水喷鼻,保持鼻腔湿润,还可口服维生素 A、B 等改善黏膜营养。
2.过敏性鼻炎:鼻痒、流涕等症状导致频繁擤鼻、揉鼻,损伤鼻黏膜引起出血。需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
3.慢性鼻炎:长期炎症刺激使鼻黏膜充血、肿胀,血管扩张易破裂出血。治疗包括局部应用血管收缩剂如呋麻滴鼻液,但不宜长期使用,还可口服鼻炎康等中成药。
4.急性鼻炎:病毒感染引起鼻腔黏膜急性炎症,黏膜充血水肿,易发生出血。一般对症治疗,如多饮水、休息,必要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
5.萎缩性鼻炎:鼻腔黏膜和骨质萎缩,黏膜下血管壁变薄,加之鼻腔内脓痂刺激,易出血。可局部使用复方薄荷油滴鼻剂,口服维生素 C、E 等。
鼻炎导致出血的原因多样,治疗方法也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出现鼻炎出血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挖鼻等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