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身体出现感染、贫血、肝肾功能异常、内分泌失调、肿瘤等情况时,常常需要验血,比如感冒发烧、面色苍白、乏力、水肿、血糖异常、摸到肿块等。
1.感染:当身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时,如肺炎、尿道炎、流感等,验血可帮助确定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利巴韦林等。
2.贫血:如果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可能提示贫血。通过验血能明确贫血类型,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以便采取相应治疗,比如补充铁剂(硫酸亚铁)、叶酸、维生素 B₁₂ 等。
3.肝肾功能异常:长期饮酒、服用某些药物或有基础肝病、肾病时,可能导致肝肾功能受损。验血能反映肝肾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尿素氮等,必要时使用保肝药(复方甘草酸苷)、保肾药(百令胶囊)治疗。
4.内分泌失调: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验血可检测血糖、甲状腺激素水平等,明确诊断后使用降糖药(二甲双胍)、抗甲状腺药(甲巯咪唑)或补充甲状腺素治疗。
5.肿瘤:某些肿瘤会释放特定的标志物到血液中,如甲胎蛋白与肝癌、癌胚抗原与肠癌等。验血有助于肿瘤的筛查和诊断。
总之,验血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检查手段,能为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但具体是否需要验血以及验血的项目,应根据个人的症状、体征和医生的判断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