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的腰病通常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腰椎骨折、腰椎结核等。
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牵引治疗、理疗推拿按摩、药物治疗(如布洛芬、甲钴胺、甘露醇等),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2.腰椎管狭窄症:主要是由于腰椎椎管、神经根管或椎间孔狭窄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患者常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休息后可缓解。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如塞来昔布、维生素 B12、地塞米松等),严重者需手术扩大椎管。
3.腰椎滑脱症:指腰椎椎体间部分或全部错位。多由先天性发育不良、创伤、劳损等原因造成。症状包括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等。轻度滑脱可保守治疗,如佩戴腰围、腰背肌锻炼等。严重滑脱需手术复位固定。
4.腰椎骨折:多由外伤导致,如高处坠落、车祸等。患者常有剧烈腰痛,活动受限。治疗取决于骨折的严重程度,轻度骨折可卧床休息、佩戴支具,严重骨折可能需要手术复位内固定。
5.腰椎结核:由结核杆菌感染腰椎引起,常有腰痛、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治疗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手术清除病灶等。
总之,以上这些严重的腰病都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和生活不便。一旦出现腰部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腰部,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