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由牙菌斑、牙结石、创伤性咬合、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引起。牙周炎患者艾灸时可选择颊车穴、下关穴、合谷穴、内庭穴、太溪穴等。
1.颊车穴:位于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 1 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艾灸此穴有助于缓解牙痛、面部肿痛等症状。
2.下关穴: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艾灸下关穴可改善下颌关节功能,减轻牙周炎引起的疼痛。
3.合谷穴:在手背,第 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合谷穴是常用的止痛穴位,对牙周炎导致的疼痛有一定缓解作用。
4.内庭穴:在足背,第 2、3 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艾灸内庭穴可以清泻胃火,对于胃火上炎引起的牙周炎有辅助治疗效果。
5.太溪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肾阴不足导致的牙周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对于牙周炎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不能替代正规的口腔治疗。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治。如牙周炎症状严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口腔科就诊,接受专业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