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蛋白含量包括血清蛋白、尿液蛋白、脑脊液蛋白等,其正常范围因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血清白蛋白一般在 35 - 55g/L,血清球蛋白约 20 - 30g/L,24 小时尿蛋白定量通常小于 150mg,脑脊液蛋白一般在 0.15 - 0.45g/L。
1.血清白蛋白:正常范围在 35 - 55g/L。血清白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其水平能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以及机体的营养状态。当肝脏疾病如肝硬化、慢性肝炎,或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时,血清白蛋白可能降低。
2.血清球蛋白:正常范围约 20 - 30g/L。球蛋白增高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疟疾,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3.24 小时尿蛋白定量:通常小于 150mg。若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 150mg,提示可能存在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4.脑脊液蛋白:一般在 0.15 - 0.45g/L。脑脊液蛋白升高可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炎、脑膜炎,以及脑肿瘤等。
5.其他蛋白指标:例如血红蛋白,成年男性正常范围约 120 - 160g/L,成年女性约 110 - 150g/L。血红蛋白反映了人体的携氧能力,其降低常见于贫血。
总之,蛋白含量的检测对于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蛋白检测结果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