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损失是否构成职业病,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工作环境、噪声暴露时间、听力下降程度、耳部疾病史以及相关诊断标准等。
1.工作环境:长期处于高强度噪声环境,如工厂车间、建筑工地等,是导致听力损失可能成为职业病的重要因素。
2.噪声暴露时间:持续暴露在噪声中时间越长,听力受损风险越高。一般来说,每天暴露 8 小时以上,噪声强度超过 85 分贝,就可能造成听力损害。
3.听力下降程度:通常根据纯音测听结果来判断。轻度听力损失在 26 - 40 分贝,中度为 41 - 55 分贝,中重度为 56 - 70 分贝,重度为 71 - 90 分贝,极重度在 90 分贝以上。若因工作原因导致听力损失达到一定程度,可能被认定为职业病。
4.耳部疾病史:如果本身患有耳部疾病,如中耳炎、耳部外伤等,在判断听力损失是否为职业病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基础疾病的影响。
5.相关诊断标准:职业病的诊断需遵循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由专业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评估和鉴定。
总之,听力损失是否属于职业病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劳动者如果怀疑自己因工作导致听力受损,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并向专业的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