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段压低的临床意义取决于压低的程度、形态、持续时间以及患者的症状等。一般来说,压低超过 0.05mV 可能提示心肌缺血等问题,但还需综合其他因素判断。常见的原因包括冠心病、心肌病、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等。
1. 压低程度:ST 段压低 0.05 - 0.1mV 可能为轻度心肌缺血;压低 0.1 - 0.2mV 提示中度心肌缺血;超过 0.2mV 则可能是严重心肌缺血。
2. 形态改变: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通常比上斜型压低更具临床意义。
3. 持续时间:短暂的 ST 段压低可能与一过性心肌缺血有关,如劳累、情绪激动时;持续存在的压低则提示慢性心肌缺血或心肌损害。
4. 伴随症状:若伴有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ST 段压低的意义更为重要。
5. 基础疾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即使 ST 段压低程度较轻,也应引起重视。
6. 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家族史等也会影响对 ST 段压低的评估。
总之,ST 段压低的意义需要综合多种因素判断,不能单纯依据压低的数值。一旦发现 ST 段压低,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运动试验、冠状动脉造影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