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G 正常范围主要包括心率、节律、P 波、QRS 波群、ST 段和 T 波等方面。正常心率一般在 60 - 100 次/分钟,节律规整,P 波形态正常,QRS 波群时限和形态正常,ST 段无明显偏移,T 波形态和振幅正常。
1. 心率: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心率通常在 60 - 100 次/分钟。儿童的心率较快,新生儿可达 120 - 140 次/分钟。运动员或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心率可能稍慢,在 50 - 60 次/分钟,如果没有不适症状,也可视为正常。
2. 节律:正常的心电图节律应该规整,即每次心跳的间隔时间大致相等。如果出现心律失常,如早搏、房颤等,节律会发生改变。
3. P 波:代表心房的除极过程,形态一般呈钝圆形,时限小于 0.12 秒,振幅在肢体导联一般小于 0.25mV,胸导联一般小于 0.2mV。
4. QRS 波群:代表心室的除极过程,时限通常在 0.06 - 0.10 秒。Q 波振幅一般不超过同导联 R 波的 1/4,时限通常小于 0.04 秒。
5. ST 段:正常情况下,ST 段多位于等电位线上,可有轻微的向上或向下偏移,但通常不超过 0.05mV。
6. T 波:代表心室的快速复极过程,形态通常圆钝,方向大多与 QRS 主波方向一致,振幅一般不应低于同导联 R 波的 1/10。
总之,ECG 的正常范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判断,需要专业医生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心电图出现异常,可能提示心脏存在某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