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一般在 3.9 - 6.1mmol/L 之间,餐后 2 小时血糖通常小于 7.8mmol/L。当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 7.0mmol/L,或餐后 2 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 11.1mmol/L 时,通常可认为血糖偏高。此外,糖化血红蛋白也是评估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其正常范围一般在 4% - 6%,若大于 6.5%,也提示血糖控制不佳。
1. 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是指至少 8 小时未进食后的血糖水平。如果多次测量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 7.0mmol/L,可能提示患有糖尿病。
2. 餐后 2 小时血糖: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 小时后的血糖值。若多次测量餐后 2 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 11.1mmol/L,也应警惕糖尿病。
3. 随机血糖:在任意时间测量的血糖值。如果随机血糖大于或等于 11.1mmol/L,同时伴有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也可能是糖尿病。
4.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过去 2 - 3 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它不受短期饮食、运动等因素的影响,能更稳定地反映血糖控制情况。
5. 特殊情况:例如应激状态(如感染、创伤、手术等)、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血糖暂时升高,但这种情况一般在应激因素消除或停药后会恢复正常。
血糖水平的高低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但一次的血糖测量结果偏高不能确诊糖尿病,需要多次测量或结合其他检查(如糖耐量试验)来明确诊断。如果发现血糖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血糖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