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 感染途径

2 症状

3 检查指标

4 治疗

5 用药

6 饮食

水痘

• 英文名称:crystalli

• 俗称

• 就诊科室:儿科,皮肤性病科,感染科,皮肤病科

• 常见症状:皮肤瘙痒,小儿发热,丘疹,疱疹

• 传染性:传染性

• 患病部位:皮肤

• 遗传性:不会遗传

• 易感人群:所有人,婴幼儿

• 相关疾病

感染途径

• 遗传因素

  水痘不会遗传。疾病可分为遗传病和非遗传病两大类。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由感染或伤害引起的则是非遗传病。水痘属于非遗传性疾病,病因如下:

  水痘传染性强。人类是该病毒惟一宿主,患者为惟一传染源,传染期一般从皮疹出现前1~2天到疱疹完全结痂为止。免疫缺失患者可能在整个病程中皆具有传染性。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因二者病因同一。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

• 环境因素

  水痘会传染,有较强的传染性,是一种可造成人群流行的传染病。水痘是一种传染病,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具体发病原因如下:

  水痘传染性强。人类是该病毒惟一宿主,患者为惟一传染源,传染期一般从皮疹出现前1~2天到疱疹完全结痂为止。免疫缺失患者可能在整个病程中皆具有传染性。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因二者病因同一。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

症状

• 皮肤瘙痒,小儿发热,丘疹,疱疹

  1.症状表现:

  1.1.潜伏期多为14一16日。

  1.2.前驱症状:在第一批皮疹开始出现之前约24—36小时出现前驱症状,表现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伴有头痛、肌痛、关节痛、全身不适、食欲缺乏、咳嗽等症状。幼儿一般没有明显的前驱期。10岁以上儿童可出现前驱期但症状轻轻,成人前驱期症状常较重。

  1.3.皮疹部位:先发于躯干,逐渐波及头面部及四肢,呈向心性分布。

  1.4.皮疹特点及演变:初起为红色小丘疹,数小时后变成绿豆大小圆形或椭圆形水疱,周围有红晕,疱液清晰,3~5日后疱疹呈脐样凹陷,疱壁薄而易破,瘙痒。再过数日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瘢痕,皮疹相继分批出现,故同时见到各阶段皮损。重症者可有大疱型、出血型和坏疽型。口腔、眼结合膜、咽部及外阴部等黏膜常受累。

  1.5.伴淋巴结肿大,病程约2周。

  2.类型:

  2.1.普通型:急性起病,至皮疹出现时仍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皮疹愈多者全身症状愈重,但大多较出疹前轻。发热一般随着出疹的停止逐渐下降至正常。水痘皮疹一般首先出现于面部、头皮和躯干,呈向心性分布,以躯干胸背、发际鞍多,四肢面部较少,手掌足底偶见,鼻、咽、口腔、外阴等黏膜亦可发疹。在严重病例,皮疹可能是全身性的,皮疹数百至数干个不等。皮疹有痒感,有时因剧痒使患者烦躁不安。典型的水痘由斑疹进展到丘疹、水痘疹,并开始结痂,经历4个阶段。皮疹开始出现时为斑‰疹,常伴有短暂的充血。这种皮疹在儿小时内即发展成为特别发痒的单腔泪珠状水疱.典型疱疹呈卵圆形,壁薄易破,内含清亮的液体,绕以红晕,而疱疹之间有正常皮肤.此时可以作出诊断。之后疱疹液渐转混浊,甚至于呈脓疱样外观。有时也可周患者搔抓致继发化脓性感染而形成典型脓疱。形成后l一2日,就开始从中心部位枯干结痂,再经数日,痂壳自行脱落.约2周脱尽.局部可有暂时性色素沉着,但能逐步消退,愈后大都不留瘢痕。皮损连续成批地出现,在前一批皮疹开始结痂时新的一批皮疹又次第出现,因此各阶段皮损可在同一时间内并存于同一患者,尤其是在发疹第2—3日,同一部位常常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黏膜疱疹易破溃成溃疡而什有疼痛,口腔疱疹常很快破溃并引起吞咽疼痛,喉或气管疱疹则可引起严重呼吸困难。皮损也可见于头皮,导致枕骨下和颈后淋巴结肿大,触痛。一般而言.新生儿病情较轻,出疹也较少,病程约1一2周;成人及婴儿病情较重、皮疹多而密,病程可长达数周。

  2.2.进行性播散型水痘: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感染VZV后易于发展为进行性播散型水痘。可见于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肿瘤患者,长期应用各种抗肿瘤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或其他原因导致免疫低下的儿童。主要表现为病毒血症持续时间较长,有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全身皮疹多而密集,且新皮疹不断出现。疱疹较大,可相互融合形成大疱,或呈出血性疱痔不易结痂,甚至皮疹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发生大片坏死。在正常皮肤上有时亦可见到瘀点和瘀斑,病情严重,病死率约7%。

  2.3.原发性水痘肺炎:多见于成人、年长儿及新生儿和免疫缺陷病例,但在幼儿少见。病情轻重不一,轻者无明显症状,重症可有高热、咳嗽、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及发绀。胸部体征不明显,或有少量干、湿啰音及哮鸣;自细胞计数增加,x线胸片可见双肺弥漫性结节状阴影,肺门及肺底处较显著。肺炎常随皮疹消退而好转。少数重症水痘肺炎临床症状消失后。x线阴影仍可持续存在2—3月。

  2.4.水痘脑炎 :较少见,发生率<1‰。罹患者一般为5—7岁患儿,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为在出疹后3—8日发生脑炎症状,亦有少数见于出疹前2周至出疹后3周。临床特征和脑脊液检查特点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起病缓急不一,早期常见头痛、呕吐及感觉异常.可无发热及脑膜刺激征。常伴有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眩晕及语言障碍等小脑症状,也可发牛横断性脊髓炎、脑神经麻痹和多发性硬化样临床表现。严重者可有惊厥、瘫痪、昏睡或昏迷。水痘脑炎病程约1—3周,完全恢复后预后一般良好。起病即发生昏迷、惊厥者预后严重,病死率5%~25%。病后可有精神异常、智力迟钝及癫痫发作等后遗症。

  2.5.妊娠期水痘:妊娠早期感染水痘,可能引起胎儿畸形;妊娠后期感染水痘,可能引起胎儿先天性水痘综合征。

检查指标及确诊

• 检查指标

  1.实验室检查:

  1.1.血常规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增高。

  1.2.疱疹刮片检查 新形成的水痘,刮取基底组织碎屑涂片,以吉姆萨或瑞特染色后镜检查到多核巨细胞。并用酸性固定液固定后,染色镜检查到棘层细胞气球状变性,棘层细胞变大,内含嗜酸性包涵体。

  1.3.免疫学检查 可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疱疹基底刮片或疱疹液中的疱疹病毒抗原;亦可检测患者血清中的带状疱疹抗体,若病程中抗体效价升高4倍以上,则有诊断意义。

  1.4.病毒学检查

  1.4.1.电镜检查:直接检查疱疹液中的疱疹病毒。但镜检方法不能区别各种疱疹病毒。

  1.4.2.病毒分离:对缺乏皮疹而疑为水痘脑炎、水痘肺炎或其他严重的非典型病例,可采集脑脊液、痰液或其他相应标本,接种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等适当的培养细胞,以分离疱疹病毒;但一般很少应用于临床。

  2.诊断和鉴别诊断:

  2.1.诊断 根据典型皮疹在几小时内即发展成为特别发痒的单腔泪珠状水疱,壁薄易破,内含清亮的液体.绕以红晕,而疱疹之间有正常皮肤,即可作出诊断。对于非典型患者,将疱疹刮片作病毒抗原免疫荧光测定、免疫学检查或病毒学检查、便能确诊。

  2.2.重症患者及并发细菌感染时需要与下列疾病鉴别。

  2.2.1.弥漫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引起水痘样皮损,但无分批出现皮疹的特点。经血清学或(和)病原学检查可以确诊。

  2.2.2.脓疱疮:好发于鼻唇周围或四肢暴露部位皮肤,一股不发生于黏膜。皮疹初为疱疹,继成脓疱,然后结痂。无分批出现皮疹的特点,无全身症状。

  2.2.3.带状疱疹:疱疹沿一定的神经干径路分布,不超过躯干的中线,不对称,局部有显著的灼痛感。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

  2.2.4.药疹:有用致敏药物史。皮疹在用药后逐渐出现,但无分批出现的特点。停药后可逐渐好转,再次用药仍可发生皮疹。

  2.2.5.丘疹样荨麻疹:系梭形水肿性红色丘疹花生米大小,中心有针尖或粟粒大小的丘疱疹或水疱,扪之较硬,甚痒。分布于四肢或躯干,不累及头部或口腔,不结痂。

  2.2.6.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水痘样皮疹:尤其是柯萨奇病毒A组可引起广泛的水痘样皮疹,通常发生于肠道病毒高发的夏末和初秋时,常伴有咽部、手掌和足底部皮损。

  2.3.并发症

  2.3.1.继发性细菌感染:最常见,表现为局部脓疱疹,大泡性脓疱疮,偶尔会引起皮肤坏疽甚至于败血症的表现。

  2.3.2.水痘肝炎:可发生于重症水痘患者,VZV导致肝细胞灶性坏死,肝细胞及胆管上皮细胞内有典型的核内包涵体。临床表现为呕吐、黄疽、肝脏肿大及肝功异常。

  2.3.3.其他:水痘并发肾炎、间质性心肌炎、暂时性关节炎和出血性疾病等亦有报告。并发心肌炎的患者在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时可致猝死。

治疗

• 一般治疗

  1.隔离:水痘患者对儿童传染性很大,应隔离至出疹后6日。

  2.一般治疗:

  2.1.预防继发感染:为预防继发感染,应保持皮肤、手及口腔清洁,衣着要干净,勤剪指甲。对儿童患者可在睡眠前将其两手分别用布包扎,以免睡梦中无意抓破疱疹。

  2.2.止痒:轻症病人仅需对症处理。对极度瘙痒患者,为预防抓伤可局部应用含0.25%的碳酸氢钠液湿敷或涂洗。严重病例可全身使用抗组胺类药,如口服阿司咪唑类抗过敏药物。

  3.抗感染治疗:继发性细菌感染时可予以抗菌治疗,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疗。

  3.1.抗菌治疗:水疱很容易破溃并易继发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若疱疹局部感染严重,尤其是有全身症状时,应全身应用适当抗生素治疗。

  3.2.抗病毒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如播散性水痘、水痘肺炎、水痘脑炎等.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新生儿水痘等,则应当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口服阿昔洛韦80mg/(kg·d),分4次口服,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3200mg。对于有免疫缺陷的患者.阿昔洛韦每1500mg/m2体表面积,分成3次,间隔8小时静脉注射。也有些药物学家建议对免疫缺陷或l岁以下的小儿按每次30mg/kg体重计算。阿昔洛韦每次5~10mg/kg静滴.每8小时1次,共7~10 日;亦可用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每日5mg—10mg/kg静注或肌注;还克加用α干扰素每日100万一300万单位肌注,可迅速控制皮疹发展,加速病情恢复。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也可用于本病,从而使病程得以缓解。

  4.糖皮质激素:由于糖皮质激素对水痘病程有不利影响,故一般情况下,水痘患者应禁用皮质激素:对于水痘所致的重症喉炎、水痘肺炎、水痘脑炎等危重型病人等,仍可考虑在应用抗病毒药物的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倘若在应用皮质激素治疗其他疾病的过程中患者发生水痘,应谨慎处理。如果皮质激素应用的时间不长,应停用;但若用药时间已较长而不能骤然停药时,则应逐渐减量,并对其中水痘病情严重者,应加用抗病毒药物。

  5.口服中成药治疗:

  5.1.板蓝根冲剂10 g,每日3次;

  5.2.抗病毒口服液10ml,每日3次;

  5.3.银黄口服液10 ml,每日3次。

用药

可口服阿昔洛韦80mg/(kg·d),分4次口服,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3200mg。对于有免疫缺陷的患者.阿昔洛韦每1500mg/m2体表面积,分成3次,间隔8小时静脉注射。阿昔洛韦每次5~10mg/kg静滴.每8小时1次,共7~10 日;亦可用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每日5mg—10mg/kg静注或肌注;还克加用α干扰素每日100万一300万单位肌注。

饮食

• 饮食保健

  1,.原料]赤小豆30~50 g,白糖适量。

  [制法]赤小豆煮汤,调入白糖即可,待温服食。或适量加水,慢火煮粥后,调入白糖亦可。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适宜水痘轻证。

  [服法]1剂/d,分3次服,连服5~7日。

  2.冬瓜皮汤:

  [原料]冬瓜皮15~30 g(或冬瓜子20~30 g),冰糖适量。

  [制法]先用冬瓜皮或冬瓜子加入适量的水,煎汁,再加冰糖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适宜水痘轻证。

  [服法]1剂/d,代茶饮,连服5~7日。

  3.淡竹叶石膏汤:

  [原料]淡竹叶30~50 g,生石膏45~60 g,大米50~100 g,冰糖或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淡竹叶洗净,与石膏加水同煮30分钟,去渣,放入大米煮成稀粥,加糖适量调味,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凉营解毒。适宜水痘出得多时。

  [服法]1剂/d,分2~3次服,连服3~5日。

  4.百合杏仁红豆粥:

  [原料]百合5~10 g,苦杏仁3~6 g,赤小豆30~60 g,白糖适量。

  [制法]上3味加入适量的水煮成粥,调入白糖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养阴生津。适宜水痘发热已退开始结痂时。

  [服法]1剂/d,分3次服,连服数日。

  5.甜水梨饮:

  [原料]甜水梨1个。

  [制法]将梨切成薄片,放在冰镇凉开水内,浸数日即可。

  [功效]养阴生津。适宜水痘发热已退开始结痂时。

  [服法]1剂/d,代茶饮,连服5~7日。

  6.淡竹叶石膏粥:

  [原料],淡竹叶10~15 g,生石膏15~20 g,粳米30~60 g,白糖适量。

  [制法]将淡竹叶、生石膏一起加入清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再加入粳米和适量清水共煮,待粥烂后,调入白糖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适宜水痘引起的发热、口舌生疮等。

  [服法]1剂/d,连服5~7日。

  7.胡萝卜芫荽羹:

  [原料]胡萝卜、胡荽(芫荽)各30~60g,冰糖适量。

  [制法]前2味洗净切碎,加水煮烂,加冰糖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疏风清热。适宜水痘轻证。

  [服法]1剂/d,分3次服完,连服5~7日。

  8.金银花甘蔗茶:

  [原料]金银花5~10 g,甘蔗汁50~100 mL。

  [制法]金银花加水煎至100 mL,对入甘蔗汁即可。

  [功效]疏风清热。适宜水痘轻证。

  [服法]1剂/d,代茶饮,7~10日为1个疗程。

  9.薏苡红豆茯苓粥:

  [原料]薏苡仁10~20 g,赤小豆、土茯苓各10~30 g,粳米50~100 g,冰糖少许。

  [制法]前4味洗净共煮,待粥熟豆烂时,加入冰糖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解毒祛湿。适于水痘已出,发热,尿赤,神疲纳差者。

  [服法]1剂/d,分3次服,连服5~7日。

  10.马齿苋荸荠糊:

  [原料]鲜马齿苋、荸荠粉各10~30 g,冰糖10~15 g。

  [制法]鲜马齿苋洗净捣汁,取汁调荸荠粉,加冰糖,用滚开的水冲熟至糊状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解毒祛湿。适于水痘已出或将出,发热。烦躁,大便稀溏。

  [服法]1剂/d,分3次服,连服3~5日。

  11.芫荽香菇汤:

  [原料]胡荽(芫荽)20~30 g,香菇30~50 g,白糖适量。

  [制法]将胡荽、香菇分别择洗干净,胡荽切段,香菇切丝,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调入白糖即可。

  [功效]解表透疹。适宜水痘透发不畅。疹已透或疹虽未透出而热毒壅盛者不宜服用。

  [服法]1剂/d,频频饮服,连服3~5日。

  12.三豆饮:

  [原料]赤小豆20~30 g,绿豆、黑豆各30~50 g,甘草10~15 g,白糖适量。

  [制法]将赤小豆、绿豆、黑豆合甘草分别择洗干净,一起加水适量,同炖至豆烂熟后,调入白糖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适宜湿热所致的水痘皮肤瘙痒等。

  [服法]1剂/d,饮汤食豆,连服3~5日。

  13.绿豆粥:

  [原料]绿豆30~50 g,大米50~100 g,白糖适量。

  [制法]将绿豆、大米择洗干净,先取绿豆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绿豆开花后,再下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解毒。适宜水痘瘙痒。

  [服法]1剂/d,连服3~5日。

  14.竹笋鲫鱼汤:

  [原料]鲜竹笋30~50 g,活鲫鱼1条(150~200 g),葱花、料酒、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鲜竹笋去皮,洗净,切丝;活鲫鱼去鳃、鳞及内杂,洗净,与鲜竹笋一起煮汤,待熟时,加入葱花、料酒、食盐、味精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透疹。适宜水痘轻证。

  [服法]1剂/d,分2~3次,连服3~5日。

  15.丝瓜粥:

  [原料]丝瓜100~150 g,大米80~100 g,食盐适量。

  [制法]将丝瓜去皮,洗净,切片备用。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丝瓜、食盐等调味品,煮至粥熟时即成,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解毒。适宜水痘瘙痒。

  [服法]1剂/d,分2~3次,连服3~5日。

  16.荸荠冰糖汤:

  [原料]荸荠8~10个,冰糖适量。

  [制法]将荸荠洗净,去皮,切成薄片或丁,与冰糖一起加水适量,共煮为汤即可。[功效]清热解毒。适宜水痘出诊期和结痂期[服法]1剂/d,连服3~5日。

  17.薄荷粥:

  [原料]薄荷5~10 g(鲜者30~60 g),大米50~80 g,食盐或白糖适量。

  [制法]将薄荷择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食盐或白糖,再煮一二沸即可,待温服食;或将鲜薄荷洗净,切细,与食盐或白糖一起调入粥中亦可。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解表透疹。适宜水痘瘙痒,痘发不畅。

  [服法]1剂/d,分2~3次,连服3~5日。

  18.三豆冬瓜汤:

  [原料]赤小豆20~30 g,绿豆、白扁豆各30~50 g,冬瓜300~500 g,食盐适量。

  [制法]将冬瓜去皮,洗净,切片;先取绿豆、赤小豆、白扁豆煮沸,纳入冬瓜,煮至豆熟汤浓,略放食盐调味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利湿。适宜水痘瘙痒,疱液变黄,肢体沉重,纳差食少等。

  [服法]1剂/d,分2~3次,连服3~5日。

  19.紫草粥:

  [原料]紫草10~15 g,甘草5~10 g,大米60~100 g,白糖适量。

  [制法]将紫草、甘草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再加入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凉血退疹,清热解毒。适宜水痘瘙痒,伴大便秘结,小便短黄,口咽干燥等。法]1剂/d,分2~3次,连服3~5日。

  20.菊花茉莉鲜鸡汤:

  [原料]菊花20~30 g,茉莉花5~8 g,鸡汤1碗,调味品适量。

  [制法]将菊花、茉莉花择净;将鸡汤煮沸后,下调味品再煮沸,而后下菊花、茉莉花,再煮一二沸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解毒。适宜水痘瘙痒,疱内液体变黄,伴头痛身热,小便短黄等。

  [服法]1荆/d,连服3~5日。

  21.无花果菊花粥:

  [原料]无花果8~10个,菊花6~10 g,大米80~100 g,白糖适量。

  [制法]将无花果、菊花、大米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煮至粥熟即可,待温服食;或将鲜无花果择净,切细,待粥熟时调入粥中,再煮一二沸亦可。

  [功效]清热解毒。适宜水痘瘙痒,疱内水液变黄。伴口苦身热。烦躁等。

  [服法]1剂/d,分2~3次,连服3~5 日。

  22.瘦肉软饭:

  [原料]瘦猪肉、瘦鸡肉各z0~30 g,大米50~60 g,白糖或食盐适量。

  [制法]将瘦猪肉、瘦鸡肉洗净,切成细末备用,再将大米煮成软饭,然后与瘦肉末和匀,隔水蒸透,加白糖或食盐拌匀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健脾益气。适宜水痘恢复期。

  [服法]剂/d,分2~3次,连服3~5日。

  23.荷叶双花粥:

  [原料]鲜荷叶1张,荷花1朵,扁豆花5朵,大米80~100 g,白糖适量。

  [制法]将鲜荷叶洗净、切细;先取大米煮粥,待熟后调入白糖、荷叶、荷花及扁豆花,再煮一二沸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利湿。适宜水痘瘙痒,疱内水液变黄,伴头痛身热,小便短黄等。

  [服法]1剂/d,分2~3次,连服3~5日。

  24.山药冬瓜皮汤:

  [原料]山药、冬瓜皮各20~30 g,白糖适量。

  [制法]将山药、冬瓜皮加入清水适量,共煮成汤,待熟时,调入白糖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健脾利湿。适宜水痘恢复期。

  [服法]1剂/d,分2~3次,连服3~5日。

  25.梅花绿豆粥:

  [原料]腊梅花10~15 g,绿豆20~30 g,粳米30~60 g,冰糖适量。

  [制法]先将腊梅花水煎取汁;绿豆、粳米共煮成粥,加入腊梅花汁、冰糖和匀,再煮一二沸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解毒,透表养阴。适宜水痘重证。

  [服法]1剂/d,分2~3次,连服3~5日。

  26.苡米红豆粥:

  [原料]薏苡仁(苡米)30~50 g,赤小豆20~30 g,白糖适量。

  [制法]将薏苡仁、赤小豆择洗干净,加入清水适量,共煮成粥,待粥熟时,调入白糖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健脾利湿。适宜水痘恢复期。

  [服法]1剂/d,分2~3次服,连服3~5日。

  27.绿豆苡米汤:

  [原料]绿豆30~50 g,薏苡仁(苡米)50~60 g,白糖适量。

  [制法]将绿豆、薏苡仁择洗干净,加入清水适量,共煮成汤,待熟时,调人白糖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健脾利湿。适宜水痘恢复期。

  [服法]1剂/d,分2~3次,连服3~5日。